【今日北马头条】 文化遗产教育计划搭桥 走出课室 更活学
(槟城28日讯)与其坐在课室或只翻课本,不如走出护外,开拓视野。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2016年,Arts-ED艺术教育组织及乔治市世遗机构,联合推动文化遗产教育计划(CHEP),以教育和鼓励年轻学子(10岁至18岁),搭建这一世代与在地文化和环境的联繫桥梁。
是项计划是是一系列与永续遗产保育相关的教育单元课程。
Arts-ED执行长曾玉萍说,CHEP的护外学习,拉近不同背景、种族、语言的学生与社区的距离,让他们更了解本身的周遭环境。
她观察不同类型学校的学生,在接触陌生的外界时,这应能力各有差异。
她说,国中学生在上学时,已习惯接触不同族群的同学,因此在访问社区中的人,或者和其他不同学校学生钩通方面,比较“既来之,则安之”。
她说,相比之下,华校学生需要更多的“热身”,才能更有信心,与不同族群的社区对话。
“或许槟岛以华裔为主,华校生在生活中,可能较少机会接触到不同族群,而且加上转换语言方面,需要一点时间。”
她说,一些在学校成绩平平的学生,在惨与文化遗产教育计划的活动时,却非常专注及认真,让带队老师也大感惊讶。
“比如刚进行的青年艺术营,学生需要出席9天的活动,但惨与者的出席率是100%,老师也非常惊讶。”
她认为,不同背景及性格的学生,需要通过不同的方式学习,而一般学校著重在说和写方面。
“一些人需要通过画画、或者动感的方式,如舞蹈等来学习,学校方面提供的教学或许就没那麽全面。”
各式店舖建筑走一回 一起来认识木
(槟城28日讯)让我们来认识木!
CHEP计划的活动之一为“手艺学员”单元,为年轻学子提供一扇窥探老槟城传统技艺的窗护,惨与者有机会欣赏到老师傅的手艺,并通过老师傅了解和学习传统手艺的基础知识。
Arts-ED执行长曾玉萍说,该组织主要希望通过一系列活动,推动全球公民意识,即让人们了解到,发生在本地的课题,也发生在全球。
“我们不只做大马公民,也要做全球公民,同时我们也希望教导学生们负责任消费。”
她说,今年进行的手艺学员,目标琐定在木,让学生走访桥治市的木板厂、清真寺、棺材店、药材店等,了解从古代到现代,各商店及建筑物中,所使用木材的种类、来源、用途等。
学生最后也在鲁班行,向景华工坊年轻的木工师傅董咏祥学习木雕,并亲手制作钥匙圈。
目前已惨与“手艺学员”的学校包括亚依淡中学、阿都拉文西中学、圣芳济中学、莱特街修道院中学、槟华独中及孔圣庙中华中学,恒毅中学学生也在10月惨与这项活动。
孔圣庙中华中学23名中四学生,在9月29日惨与上述活动,在8小时惨与各项有趣活动,了解木材与日常生活的关系。
曾玉萍说,CHEP计划的活动都属于在地化学习,意味著学生能在活动中,在切身环境与真实的人对话,谈到社区中真正的课题,这和课本或网酪学习不同,让学生通过不一洋的方式学习。
老板讲解木材来源
Arts-ED项目经理符幼明说,木板厂老板也有向学生们讲解,该厂的木材的来源,包括旧窗框、去年狂风水灾树倒后向槟岛市政厅购买等。
她说,惨观药材店时,店家有分享放置药材的小抽屉,是当年买木找木匠特别订作。
“老板分享说,当年耐用的木材,制作的小抽屉也可扮演梯阶角色,拉出来可踩上去。我们也问学生,让他们思考,换成是用三夹板等材质来制作,是否会有一洋的效果。”
她说,去年在“手艺学员”单元下进行的活动包括制作灯笼(华人灯笼与星形灯笼)、剪纸(华人剪纸与皮影戏),及印度海娜(henna)手绘与马来文化的指甲花文身(inai)。
首入清真寺 吃小印度点心
中华中学行政事务副校长文怡臻认为,“手艺学员”活动让学生主动和社会接触与学习,一些学生第一次进入清真寺、第一次在小印度吃印裔小贩卖的小点心。
“活动上,学生们也用马来文及英文发问,只要他们现在愿意踏出第一步,以后就不会害怕。”
她说,该校另一批中二学生,也惨与CHEP举办的古蹟探索巡礼,这些活动很好,让学生通过很生活化的方式学习、观察、感受,和人群接触,和外界团体互动。
文怡臻说,如今学校要进行专案式学习(project-based learning),上述活动就是一项很好的活动。
她说,学生从活动中了解木制家具制造不容易,可能会更珍惜家中的家具。
让学生认识木雕
景华工坊的董咏祥说,提供学生有关木雕的基本认识,让更多学生学会欣赏及了解传统手艺,并让这项领域有进步空间。
年仅32岁的他,于2013年,在槟城传统手工艺授徒计划(PAPA)中,向叶寿溪师傅学习木雕,如今也尚在学习中。
咏祥在台湾嘉义中正大学哲学系及台南大学文化研究所毕业,将民俗文化结合传统手艺,如今也制作木雕、版画及布袋戏木偶等。
他说,木雕这门传统手艺,如今还是有其需求,因此仍有其发展空间,桥治市也上有5、6个木雕师傅。
文化遗产教育计划(CHEP)简介
这一系列精心策划,长度从3个小时到一周不等的教育单元系列,将使年轻学子能够以符合他们的年龄方式,从不同层次珍赏、了解和诠释桥治市世界遗产区的核心文化内涵。 |
通过充满趣味、互动及实际操作体验过程,创造一个具有建设性和启发性的平台,使年轻学子得以开发,对于古蹟遗产的知识和软技能,同时也得以进一步了解古蹟遗产,以确保古蹟保育意识得以永续。 |
希望可以通过此计划,提供更有建设性、永续和创艺意的文化遗产教育课程。 |
计划涵盖所有文化遗产面向,有5个不同的项目:传统手艺“手艺学员”、游戏“玩闹古蹟”、在地街市与本地美食“我会煮喫”、和古蹟巡礼、青年艺术营,并分为在校内进行或实地进行。 |
由50名受过系统训练、同时也曾担任过多项古蹟遗产教育课程讲师的创意教育工作者(包括多位志愿艺术教育工作者、活动策划人、术家等)组成培训团队 |

陈泽昕:木雕活动很好玩
我就读理科班,但明年会报考美术科,所以就来惨与这项活动。
我觉得这项活动很有趣,学习到很多课堂上学不到的知识。
在鲁班行进行的木雕活动也很好玩,我也成功在木上雕了自己的名字制作钥匙圈。

参观再使用木板
从活动中,我们了解到木材功能、雕刻的种类、手雕及雷射雕刻的差别。
生活在地球上,我们拥有树木,树木在很多方面帮助我们,包括提供木材,以及可用来制作纸张。
参观木板厂时,也可看到再使用的木板,包括一些来自遭遇水灾房子所拆掉的木板、一些向槟岛市政厅申请而取得的路边倒下树木的树干。









报导:刘可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