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主:胶价低迷没钱装 小雨棚作用不大
(樟崙4日讯)树胶树“遮雨器”作用不大,吉州大小型树胶员主在胶价低迷、胶工难请下,没有人愿意掏钱购买小雨棚,宁愿停产。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数名受访的小员主告诉《中国报》,早在八十年代,的确有员主在胶杯上方装置小雨棚防雨,但在暴风雨来袭时,一样不能割胶,很多胶民都乾脆拆掉小雨棚,结果赔了夫人又折兵。
原产部长郭素沁日前在面子书上传树胶树“遮雨器”的照片,指如此一来,胶工可在雨季割胶,引起网民炮轰。
树胶员主林庄保受访时指出,遮雨器在暴风雨来袭时没有作用,因为暴风后摧毁小雨棚,雨后胶树湿透,割胶反伤及树皮和树身,造成日后树身胶汁产量下降。
他说,小雨棚的作用是遮雨,避免在雨季时雨水流入胶杯,让胶汁变淡而无法凝结成胶丸。小雨棚只在细雨时分,起一点小帮忙。
他透露,八十年代,曾看见附近胶员有装置遮雨器,当年每个遮雨器约1令吉80仙,因作用不大,没多久就被拆掉。他说,经营树胶行业多年,从没萌起过装置遮雨器的念头,因为不实际,没必要额外花费。
他指出,目前市场胶价偏低,每公斤介于2令吉23分和2令吉38分,又需与割胶工人五五分帐,赚钱不多。
员主罗志发指出,大雨来袭,遮雨器完全无用武之地,况且树身被淋湿,不宜割胶,否则伤到树皮和树身,影响树胶寿命和产量。
“曾见过员主把没用的遮雨器,弃置在胶员内。”
员主林德目指出,从事胶业卅多年经验,觉得遮雨器完全没有用处,加上大马糖王郭鹤年转战其他国家,不再收购本地树胶,影响本地价格,树胶员前景已不大如前。
马币疲弱难请人 员主叫苦
马币兑汇率偏低,工人难请,树胶员主苦不堪言。
罗志发指出,申请僱用外籍割胶工人的准证不易,且僱主需支付高昂的人头税,加上马蔽兑汇率偏低,例如泰铢比马蔽价值高,许多泰国人都不乐意到我国割胶,造成割胶工人短缺。
他目前聘请本地工人,以五五分帐方式均分利闰,如果是雨季,就索性停产。
他有听闻土著指大马橡胶小员主发展局提供员主补贴,基于没有相关讯息,无法提出申请。
林德目指出,他曾在翻种树胶期间,胶员完全没入息时,每年获得数百令吉补贴,但只是杯水车薪。
林庄保指出,许多员主难请到胶工工人,加上胶价偏低,许多树胶停产,生计大受影响;泰国政府已提供员主树胶产量每公斤30仙补贴,在这之前,前首相纳吉也指将给员主树胶产量每公斤20补贴,但至今没下文。
独家报导:陈爱娣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