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万打造再生能源中心 将垃圾变黄金
(日得拉24日讯)E-Idaman垃圾承包商公司耗资100万令吉,打造全马首个再生能源社区中心,让垃圾变黄金,也将不可循环的垃圾降到最低。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房屋及地方政府部长祖莱达指出,这个社区中心坐落在东姑莎丽娜园,主要是收集厨馀及植物垃圾,而这些废物转换为生物气体、肥料及小鸡饲料。
“选择在该园因为该住宅区的住户多为中上阶层,他们的思想会较为成熟,能帮助推行此计划。”

祖莱达今早出席东姑莎丽娜园再生能源社区中心推介礼后,召开记者会时,这麽指出。
她说,该园拥有2万2000个住家,约5000个住户,而每户人家每天能够生产1.5公斤的垃圾,共1万550公斤的垃圾,足够应付社区中心每天所需。

“在这些垃圾当中,有28%是厨馀,另3%是植物垃圾,而这些垃圾在经过能源转换后,剩馀的残渣仅剩不多。”
她说,这是全马第一间再生能源社区中心,而她也要求在雪兰莪州安邦区也设立一间。
另外,祖莱达指出,政府放眼在2年内推行废弃物转换能源(WTE)概念,废止垃圾土埋场,进而打造可永续发展的国家。

她说,这概念符合国家社区政策所贯彻的良好价值观,让社会对各自社区更为负责任。
她指出,为了落实这概念,各造尤其是各社会阶层必须合作进行植物垃圾及厨馀分类,其馀垃圾将送到垃圾土埋场。


厨馀可转换生化气
E-Idaman垃圾承包商公司总执行长莫哈末赛夫指出,在再生能源社区中心的厌氧消化机器,能够将厨馀转换为生化气。
他说,500公斤的厨馀能转换为500立方米的生化气,同等的生化气能够转换为100千瓦小时的能量。
“这些能量能让我们连续煮食高达1000小时,或连续点亮1万个萤光灯长达一小时。”
他指出,厨馀也能转换为肥料,而这些肥料对辣椒树及蔬菜都很好。
他说,该公司会在东姑莎丽娜园每个住户家前安置一个丢厨馀的桶,民众将厨馀装在内后,该公司的员工就会定时来收。
他指出,这些生化气及肥料不会被出售,反之该公司会回馈给当地住户。
吉玻区增设15社区中心
莫哈末赛夫指出,该公司计划还要在吉玻区设立另15间社区中心,包括吉打亚罗士打4间、双溪大年4间、古邦巴素3间、居林1间、巴东得腊一间,而玻州则有2间。
他说,这些社区中心内所执行的任务都不同,有的是收集再循环物品等。
另外,他指出,该中心也有收集再循环物品,而民众所收集的再循环物品都能收集分数,这些分数都可在指定的购物中心购物。
“除了一般的再循环物品,我们也接收使用过得食油。”
他说,全国每天可盛产3万9000吨垃圾,而吉打州每天则生产1600吨,而这些大量的垃圾对土埋场而言是一个负担。
“因此,再生能源将垃圾转换黄金,都可减少土埋场的负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