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在双溪大年设厂? 原因是这里租金很便宜
(双溪大年16日讯)“为何那么多再循环工厂选在双溪大年设厂”,厂商回应“租金便宜”。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高盛集团(北马)有限公司董事经理洪涌再说,该公司以8万令吉租下位于丽雅再也工业区的废置工厂的地段。
“在槟城,即使10万令吉月租,也很难租到如此大的地段,且也肯定没有那么大的空间。“
他今午陪同关税局和国家固体废料局官员出席记者会时,针对记者的提问,做出回应。


此外,另一名管理人员也指出,双溪大年一带的空置工厂很多,也是让业者选择在此设厂的缘故。
洪氏指出,该公司两年前开始投资再循环,投资额约为1000万令吉,而该公司也有耗费50万令吉进行污水管理设备,和16万令吉设置空污管理装置。
他说,该公司生产的塑料颗粒,部分是作为食品包装用途,因此对于卫生的要求也是相当高。
他也向记者指出,户外并没有嗅到任何异味,但他不否认工厂内确实有些味道,但都是正常。


他说,入口废塑料的价格为每公吨200美元至300美元(828令吉至1242令吉),而本地相同的废塑料成本,约为每公斤1令吉90仙,因此入口废塑料的成本更低。
他说,该工厂共有180名员工,其中150人为外劳,当中包括约40名的中国籍员工,主要都是技术人员。
根据关税局的进口记录,高盛(北马)有限公司在去年共进口2万5000公吨的废塑料,今年截至目前则已经进口1483公吨的废塑料,所有废塑料都是经由北海北岸码头入口。
洪涌再指出,该公司也有购买本地货源,进行再循环加工。

关税局及国家固体废料管理局高官,周二(16日)下午亲自率队突击检查双溪大年一间再循环工厂,经查证后证明,10货柜的“货物”都没问题,惟厂家因为使用母公司的入口准证进口废塑料而违反条例。
关税局CDN小组助理主任再迪查卡里亚指出,经过核对后,10个货柜的都属于PE废塑料,与申报内容一致,即都是以编号3915入口,有关废料也是工业塑废料,相当干净。
国家固体废料管理局副总监卫米卡苏卡说,周二(16日)的突击检查,显示厂商进口的塑废料是符合卫生标准,并通过该公司位于雪兰莪的母公司所拥有的入口准证进口。
“根据条例,废塑料入口准证持有者,是不允许把进口垃圾运离准证阐明的地址,因此该局将会在明日(17日)发函给该厂位于雪兰莪的母公司,要求他们对此作出解释,若无法解释,则入口准证或被撤销。”


他说,经过观察,虽然部分的废塑料有一些肮脏,但都属于可以接受的水平,且该公司也有根据环境局的标准进行清洗。
他也透露,高盛集团(北马)在2个月前就有向该局申请进口准证,但该公司仍需符合准证的严格条件,包括必须确保货源都是存在有盖建筑物,而不能露天囤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