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辣死你吗】 罗健杰:短命的打卡景点

很多新兴的“景点”,总是被人冠以“打卡胜地”的光环,只为吸引人们到此一游,拍照、宣传,往往在网上爆红不久就变过时景点,装饰品沦为垃圾。
人们再光顾时,发现景点已搬空,只剩野草垃圾,“短命”景点的华丽身影,最后只流于网上人们“打卡”时拍过的照片,只在风光一时,最后悲剧收场。
因此,景点的开拓,必须往实质的内容上打造,而不是陈设一堆所谓的“打卡装饰”来加强它的卖点。这类“打卡装饰”,也很喜欢被活动策划单位用在活动的举办上,泛滥成灾。
我曾看过,一个与文化节日有关的嘉年华热闹数天后,一大堆夜晚会亮灯的打卡装饰,没地方放,就被搬到一座大楼底下闲置,然后叫人去打卡。
你说,你会去那边“打卡”吗?年度活动追求新鲜,不会用过时的装饰品,它们自然就变成了垃圾,有的装饰品被搬到一个角落生尘,数年来不曾动过,造成浪费。
所谓的“创意”打卡景点,总是缺乏新意,策划单位总是千篇一律,用一堆灯饰、铁支或塑料,打造成所谓的景点,这种照片拍了并不会让人留下深刻印象。
由于未来是讲究废物利用的创意,威省市议会用废物打造的Upcycle Park,就是一个好例子,但可惜少有打造景点的经营者向它看齐。
不论是政府或私人界,大家真的要认真思考,如何用永续的方式,通过不制造更多垃圾的创意,来打造景点和装饰上的制作,而不是如此耗用资源。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