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父母到老人院 子女不孝? 陈瑞万:千丝万缕说不清
(槟城4日讯)孩子不照顾父母,不能单凭表面判断孩子不孝,其实箇中有千丝万缕的故事!
菩提馨园院长陈瑞万接受《中国报》访问时指出,一般人每每看到孩子不照顾父母,就直认孩子不孝,其实看到的是表面而已。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并非全部的年轻人都是这样不孝,不要照顾父母,而是很多时候他们力不从心啊。”
他指出,该院平均每天都会有6位子女上门来“求助”,一些是希望能收留其父或母亲,一些是来请教如何照顾年迈的父母。
“现在私人老人看顾中心收费上千令吉,而且每样物品都计钱,这对子女是很大的负担,但政府津贴的老人院又拒收,面对这样的窘境,叫女子如何是好? ”

他说,有时很难怪子女,试想家里如果有痴呆或中风父母,孩子的压力其实也是很大,家里如果没有人照顾又会担心父母的安全,可是经济能力又无法负担送父母去看顾中心。
“有时也是因为父母年轻时做错事,导致女子无法原谅。”

同时,他指出,根据他过去在医院看顾亲人那段时间的观察,有95%被遗弃的都是男性,后来加上在菩提馨园的个案,理解为何绝多被遗弃的是父亲。
“父亲对孩子小时的态度,往往会影响了孩子长大后对父亲的态度,’不尽责’常常是孩子不照顾父亲的理由。不过也有孩子听了我的劝导后,放下过去原谅父亲,在经济许可下照顾父亲。”
菩提馨园目前有36名老人(男性23名,女性13名),其中31名是州议员或福利局所推荐。菩提馨园只接受单身或是子女没有能力,比如残废、智障等老人。
立法强制照顾父母太悲哀
“如果政府需要立法来让子女照顾父母,这会是非常可悲的一件事!”
陈瑞万反问,因制法而“衍生”的孝顺,为人父母会开心吗?


他说,政府与其执法,不如协助民办及非营利的老人院,这样会比立法来得实际。
“我们社会会越来越老化,而且单身情况也会是未来趋势,政府必须针对这块做好措施。”
他以本身在日本居住一段时间情况,分享日本政府在照顾老人的政策。
他指出,日本的每个社区都会有1个老人休闲中心,当子女上班家里无人时,当局每天会载送老人到该中心,让全部老人一起有朋友,这样子也会知道哪一家老人生病需要载去看医生。
“恩.情”微电影讲述老人故事
在医院照顾亲人的日子,让陈瑞万看尽父母与孩子各自的无奈,菩提馨园也因而诞生,也催生了“恩·情”这部微电影。
日前一家制作公司将陈瑞万的经历,拍成一部微电影。

陈瑞万提供不少在医院的故事给制作公司,最后制作公司挑选了2个故事,其中一部的故事主人翁如今已开始他的新生活。
这部改编真实故事的“恩·情”微电影,讲述一位三轮车夫遇车祸须锯脚。陈瑞万当时是在医院认识了对方,也答应协助对方联系其妻子。岂知,其妻子已患上末期癌症,时日无多。
他说,其实,三轮车夫的妻子和丈夫都在同一医院里,两人的距离就是几层楼,但两人最终还是无法见面,三轮车夫来不及见妻子最后一面。
丧妻后的三轮车夫就成了孤独老人,陈瑞万就把他接到家中,和对方“同居”11个月,帮助他康复和行动,如今对方入住一家老人院。
人瑞婆婆无身份证,身后事成隐忧
104岁人瑞婆婆遗失红登记,如今身上没有任何文件可以证明身份,陈瑞万担心如何为她办后事。
他透露,人瑞婆婆之前是在一家佛堂帮忙,后来不能自理,师父无法看顾就请菩提馨园收留,至今还找不到亲人。

“我们听闻她是有红登记,但是已经遗失,现在她的指纹又模糊,无法通过指纹来找资料。”
他说,他现在最担忧无法处理其身后事,因为没有身分证,就无法办理死亡证书、举殡事宜。
报导:梁仪雅
摄影:纪允贤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