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北马头条】传承文化 靠无私分享 制龙香 让你看个够
(大山脚13日讯)传统龙香厂,传承靠无私分享!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位于高巴三万的福财香龙香厂不怕祖传技艺曝光,选择大开门户以传承传统文化,让坊间团体都能到来参观,不但如此,就连地方上的村民,也能自由进出打工学艺。
祖传至今已是第三代接手的王进财(60岁)受访时说,华人拜神祈福谢神恩,必点龙香,制香业作为华人传统文化的重要产业,同样需像香火般延绵。
“大家平时都会到神料店买龙香拜神祈福,却不一定知道,龙香是怎样从无到有。”


王进财也是高巴三万华小家协主席;他早于5年前,因某次老师想让学生参观,便萌起开放龙香厂的念头,学校放长假期间,平均有5丶6组学校或其他单位到访。
龙香厂隐藏在丹那烈路旁一村子里,以木屋搭建而成。由于保留了传统的手工制香技艺,吸引电视台和摄影发烧友慕名而来,甚至远自新加坡丶香港和日本的画家也“到此一画”。
“他们坐在一旁安静地画或拍照,工人们则在旁彩绘龙香,大家各做各的,无论别人来拍照,或佛教团体邀请我去展示龙香的制作过程,我都没收费。说真的,我不着重利润,既然别人邀请,我就去分享。”
趁着6月学校假期,来自吉打州双溪大年绿浪儿童培育中心的31位师生,也到此一游;他们在王进财亲自带领下,参观各制香部门,如讲解原料丶参观制香皮丶捏龙丶上色丶包装及出货部门。



为妇孺提供就业机会
王进财热衷于把所知道的一切,无私对外分享,就连龙香工艺,也不例外。
他接手龙香厂逾30年,为村子提供许多就业机会,不时会有妇女和孩子自由进出龙香厂,他们到来,是打着一份毫无压力的工作。
“一些妇女早上载孩子上学,忙完家务后,一有时间就会到龙香厂打工,这里的工作时段自由,也有很多不同的岗位,村里的孩子也会跟随父母来工作。”



只要努力还能经营
“只要努力经营,传统行业还是有得做,也可维持生活。”
王进财认为,传统龙香业是文化行业,龙香也因常年华人传统节日或庙宇神诞,有其需求。
王氏的龙香生意,早期由祖母在小屋子开始做清香包装后贩售,他于11岁那年从旁协助父亲,后来生产了龙香,生意才转至专注龙香制作,小香则由外国进口。
这家龙香厂,位于丹那烈路旁人称“茉莉园”(也称茂利园)的小村庄,约有50多户人家,以华人为主。王进财透露,后期年轻人口外流,村内只剩下老人和小孩。


捏龙香皮学生雀跃
学校假期时,龙香厂内总是充满欢笑声,参观的学生也向王进财发问许多问题,那麽龙香是怎麽制作的?
王进财说,龙香的原料是木糠和粘粉,混合加入水,就会变成木糠团,这就是原料,用于层层铺成“龙身”;每一层木糠团铺上后需静置一个月。
“待风乾了才能再铺下一层,大龙香需铺上4层木糠团,故需耗时4个月完成。”
过程中,学生对传统工具都跃跃欲试,但最让他们雀跃的,还是最后亲身体验捏龙香皮的环节,学生把捏好的香皮放在掌心,那是王进财送给他们的纪念品,带回家彩绘。
已是第二次带团来参观的绿浪儿童培育中心院长陈秀娟(57岁)说,孩子们平时都处在课业压力下,鲜少接触和参观,这是很有意义的一次参观,大部分学生也是首次见识龙香制作。


报导/摄影:罗健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