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辣死你吗】罗健杰:打回原形 | 中國報 China Press
  • 首页
  • 最热新闻
  • 告别式
  • 中国报 CPTV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辣死你吗】罗健杰:打回原形

    大山脚办事处记者罗健杰。

    食肆禁菸虽在明年1月执法,等到执法日期到来,许多食肆也许已打回原形,恢复禁菸前的状态。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那是什麽状态?即你在餐厅裡吃东西吃到一半,隔壁的食客突然打起打火机,点了一根菸,在那边吞云吐雾,饭后一根菸,开心似神仙;如果要讲人权,试问有过问旁边不抽菸的食客吗?

    食客渐渐恢复以前的样子,政府数千名的执法员,怎样都不会来到他跟前,他没在怕,餐厅老闆也不在乎,开一隻眼闭一隻眼,贴在牆上的禁菸标志贴爽罢了。

    近几天来,大山脚的好几间咖啡店、点心店等餐厅,民众用餐时除了食物的香味,还有就是夹带著香烟味。

    转头一看,原来有人吃完了东西,就在自己的桌位上抽菸,他们也忘了距离桌子要有多远的规定,业者当作看不见,也不再主动去劝烟民不要抽菸。

    即便目前还只是教育期,但却未见执法员,有在这些餐厅突击检查,劝告烟民不要抽烟。一个小小大山脚都恢复如此状态了,试问全国那麽大,执法员真的顾得来吗?

    烟民在想,执法前,都未见有执法员来检查给予劝言了,执法后执法员还会来吗?想想下,好像不会啦。

    一项政策的成功与失败,与执法力度有关;执法力度的强弱,会形塑人民对政府的印象,人民对政府尊敬或不敬,取决于有无讲到做到,政策雷声大、雨点小,人民不会尊敬你,这是前朝的情况,这情况依旧发生时,别告诉我新政府大不同。

    固然有些政策并非以立法方式执行,比如槟州政府通过鼓励业者,响应不提供塑料吸管,有的业者响应一阵后打回原形,把政策当耳边风。

    笔者在餐厅吃饭点冰饮,吩咐不必给吸管,结果店员捧来时有放吸管,还没等我反应过来,他突然想起我的吩咐用手抽起吸管,但却是走到垃圾桶旁丢掉,当场傻眼。原本不想消耗吸管,结果却得到如此反效果,试问环保又怎样能执行得好?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本網站有權刪除或封鎖任何具有性別歧視、人身攻擊、庸俗、詆毀或種族主義性質的留言和用戶;必須審核的留言,或將不會即時出現。

    【辣死你吗】王凯莉:媒体的社交距离

    北马区副採訪主任王凯莉


    日前,媒体採访清真寺如何在有条件管制令下,进行祈祷的节目,一张显示一群媒体站在特定区域的照片,引起网民对媒体工作者的攻击,包括留言希望看到“记者感染群”出现。

    在差不多同一时间,吉打州也正在闹著变天,而同一天两场记者会,即两名公正党议员宣佈退党,和吉打国盟宣佈获得23名州议员支持。

    我出席第一场记者会,各媒体都略略猜测到这场记者会的内容,故此出席的同行人数也不少。

    记者会现场是在商业单位一楼,空间有限,加上现场还有一些支持者等,因此根本不可能保持什麽社交距离。

    我们不怕吗?其实绝大部分记者都知道社交距离的重要,但往往一些工作的状况,如空间,新闻重要性、是不是很多人需要开直播等,都可能导致大家难以维持社交距离。

    然而,能够遵守社交距离的节目,我们都会遵守,也会视乎情况,轮流拍摄。

    吉打国盟的那场记者会,媒体工作者挤在一起的画面,也被网民拿来议论。

    在行动管制令期间,媒体也从来没有休息,不断报导前线的工作情况,如警方的执法行动,州政府或地方政府的立场政策等。

    这些都让民众得以从正规媒介,得到正确的讯息,无需被各大小社交媒体群组,真假消息难以区分的讯息所混淆。

    虽然媒体因为工作需要,在管制期可以比较自由走动,但大多数同行也都是奉公守法,没有加以滥用。

    看到媒体在网络上,因为工作未能遵守社交距离,被诅咒被羞辱,心裡觉得不是滋味。

    你说我们不怕染上新冠病毒吗,我们也怕啊,尤其那些在高风险区採访的媒体,真的不想乖乖呆在家吗?但希望网民更有同理心,不要凭著一些照片,就诅咒和攻击媒体。

    *本網站有權刪除或封鎖任何具有性別歧視、人身攻擊、庸俗、詆毀或種族主義性質的留言和用戶;必須審核的留言,或將不會即時出現。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