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尾万山旧址变美了 有鱼儿有公园有绿色 预计9月开放
(槟城27日讯)社尾万山旧址华丽变身!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社尾万山旧址经过复兴后,原本残陋的万山旧址已变得不一样;其中,港仔墘运河复原后,有鱼儿水中游,周围景观经过美化后,也变身绿意公园,还有儿童游乐场,万山建筑也已变身公共空间。

该复兴计划共分4期,第1期在3年前启动,工程包括复原港仔墘运河,及建设运河绕道(耗资707万令吉),因原有的运河已成为考古范围。
槟首长曹观友今早视察时说,该万山旧址的复兴,将为乔治市世遗地位增加价值。目前进行中的是第2期工程,包括修复及保育社尾万山建筑及考古遗址,耗资513万令吉,预计9月完成及开放。
“第2期(A)工程将是修复头条路段2间老店屋,及进行考古教育计划,教导小孩子考古知识。”


他指出,第3期工程则是修复及重新使用22间老店屋,并在新的考古中心展示出土的文物。
“至于第4期涉及轻快铁计划,目前还没有定案。”
社尾万山旧址的变身,要从3年前说起。
3年前因为在该旧址的港仔墘运河地底,挖掘到马来西亚乃至东南亚首次出土的运河水闸,同时在运河水闸出土的不远处,发现到警局营房遗址,而启动社尾万山旧址考古计划。

槟州发展机构及乔治市遗产机构,随后联合推行管理蓝图,以将该万山旧址转型成一座,发展与维护文化遗产共存的公共空间。去年3月25日,社尾万山复兴计划正式推介。
陪同曹观友视察者包括槟旅游发展、古迹、文化及艺术委员会主席杨顺兴,及槟州发展机构总经理莫哈末巴吉等。
运河不是“放生池”
港仔墘运河变身大鱼池,不是“放生池”!
该运河经过复原后水源清澈,还养了鲤鱼和非洲鱼。

世遗机构总经理洪敏芝说,运河变成了鱼池,投放的是一次性水,池内形成鱼儿的自然生态。
她希望公园开放后,民众不要把垃圾丢进去,也别把它当成”放生池“,将其他鱼类和乌龟等放生。

她也说,槟州发展机构已在运河旁,建设排水绕道后,运河排水功能“功成身退”;接着就打造一个220公尺长的大鱼池,在下游置入过滤系统后,就在运河内养鱼。
她分享鱼池的概念说,之前该计划进行公共咨询时,许多老居民分享以前可以跳进运河冲凉,可见那时候运河的水是多么清洁。
“我们与工程师讨论后,就有了这个概念,希望把干净的水还给下一代。”
教小孩考古
社尾万山旧址的考古范围,包括警局营房,这个地方将将改造成考古教育中心。
洪敏芝说,考古教育中心开放后,小孩子可以在这里挖土,体验考古的乐趣。


另外,社尾万山的原有建筑也已完成翻新,是蛮大的公共空间,未来可进行社区活动或文创市集,洪敏芝希望集思广益下能有新搞作,给槟城人带来新鲜感。
摄影:陈丽玉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