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位感应器替代人力监督 市会节省30万超时津贴
(大山脚31日讯)威省市议会已在12个水泵房,安装水位感应器系统,以替代人力监督水位,预计两年可节省30万令吉的员工超时津贴。
威省市议会主席拿督罗查里说,通过该系统,在水位超过25%警戒线时,将第一时间通过短讯(SMS)发送给执勤官员。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官员在接获短讯后,将赶到水泵房清理垃圾滤网(Trash Screen),以及时把水排出,将有效减少邻近水灾问题。”
他今早在蒂沙南眉水泵房,出席威省“智能城市”计划活动上,致词时指出。此活动由槟州地方政府委员会主席佳日星主持。
他说,在安装水位感应系统前,必须要有执勤官员驻守在水泵房,监督水位,但这同时也需要花费更多人力及时间。
“安装水位感应器不只更有效防范水灾,同时,也节省市议会一笔员工超时津贴开销。”
佳日星补充,除了上述地点,市议会也将在其它水泵房,安装水位感应器。
他说,上述水位感应系统2年租金(2019年-2020年)为4万6080令吉。
耗500万提升闭路电视
为迈向智能城市,威省市议会将把86个原有闭路电视,提升至拥有识别功能的智能闭路电视。
佳日星说,市议会还会在同一个时间,另外安装30台闭路电视,即合共116台。
“这些智能闭路电视都有识别系统,可以识别交通工具车款、车牌等功能。”
他说,上述计划预计2020年全部竣工,预算耗资500万令吉,分两年缴付。
他补充,市议会也获得房政部在威省安装44台闭路电视,但不具备识别系统。此外,早前在英特尔公司配合下,又安装多64台具有识别功能的闭路电视。
他说,综合上述,威省在2020年,将会有224台闭路电视。
每年需600万推动威省“智能城市”
佳日星说,预算每年需要600万令吉拨款,推动威省“智能城市”计划。
他说,除了水位感应器系统、智能闭路电视外,此计划也包括安装智能红绿灯系统、智能泊车系统、智能巴士候车站、通过Boost服务缴付门牌税等。
另外,罗查里补充,虽然越来越多高科技,但这些科技,必须实际地应用在地方上,才能发挥其功能。
他说,市议会有10名技术专员,是负责研究这些技术,并应用在地方上,以真正惠及威省人民。
威省12个安装水位感应器的地点:
1.北赖工业区水泵房A
2.北赖工业区水泵房B
3.柔府风景园水泵房
4.柔府福满园水泵房
5.双溪南眉SR1水泵房
6.双溪南眉SR3水泵房
7.双溪南眉SR5水泵房
8.麦谷园(ZON1)水泵房
9.麦谷园SR4(ZON3)水泵房
10.柏迪路鹏程花园水泵房
11.蒂沙南眉(配套A)水泵房
12.高渊市边园(Taman Transkrian)水泵房
(拍摄陈明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