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敏凯:文化不属特定民族 学习差异造就强大
(古邦巴素29日讯)公正党亚罗士打国会议员曾敏凯强调,各族的文化差异,是让我们去学习人与人之间的不同和多样性;让彼此的不同,造就我们的强大。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他说,文化并不属于特定民族,因为文化会慢慢地融入生活,随着区域性的不同而有所改变。
他举例,肥皂在大马的福建话中是用“Sabun”,而马来人在文字中也有使用“炒粿条”,而这就真正体现文化的交融。

他指出,北大大学生皆来自不同的背景及文化,而来到大学后,就是学习不同及多样性,而这个差异也造就了“马来西亚人”。
“不同语言的差异,造就我们更强大。”
曾敏凯昨晚为“旭写”文化、慈善及关爱慈善晚会主持开幕,致词时这麽指出。

他讚赏,北大生举办慈善晚会,帮助弱势群体的举动,同时他劝勉学生,做慈善心态必须要正确。
“我们不是要比较谁筹得钱、出席人数比较多,而我们必须要去关怀及了解社会,发掘并解决问题所在。”
5名华裔北大生于昨日凌晨4时20分,共车夜宵返回校园途中,轿车失控撞树,酿2死3伤,因此晚会当晚也在节目途中默哀,以示哀悼。

这项慈善晚宴是由 Yayasan Albukhary 和 Bank Muamalat北大宿舍共同举办,这项活动今年已来到第7年。
《中国报》为该活动的媒体合作伙伴。

林义铭: 让学生瞭解各族文化
大会主席林义铭说,文化、慈善及关怀慈善晚会,旨在提升北大学生对各族文化习俗的了解,同时提供北大生一个平台,让他们有机会投身与同心举办一个慈善活动。
他说,通过活动可达致关怀社会及促进团体合作精神,而关怀社会,从你我开始。

“旭写”文化、慈善及关怀慈善晚会于週六(29日)晚上,在北大礼堂隆重引爆,活动更聚集了约2000名的观众,大会也热心捐出1万2000令吉给3个组织。
主办单位呈现节目上也绝不马虎,几个小时的节目毫不冷场,除了有好几场轻鬆诙谐的舞台剧外,还有歌手演出、学生舞蹈表演、二十四节令鼓等。
出席者有,北大Yayasan Albukhary宿舍校长莫哈末扎基、Bank Muamalat宿舍校长代表鲁再迪、北大宿舍校长理事会秘书诺阿祖拉、永爱之家孤儿院理事方壮军、善心残障儿童福利中心负责人罗艺丰等人。

(视频拍摄:洪卉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