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艺术营成果展 58名中学生 呈现吉灵万山文化
(槟城24日讯) “让我们跳出、画出、雕出吉灵万山! ”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58名来自槟城6家中学的学生,在经过8天,在吉灵万山进行的青少年艺术营后,今日是他们参与的创意工作坊成果展示会。
参与者通过肢体剧场、木雕及漫画,记录和诠释吉灵万山的3个不同文化面向。

其中,在肢体剧场方面,参与者在吉灵万山建筑物面向瓜拉江沙路所在,用舞蹈展现出吉灵万山小贩与顾客互动、售卖货物及工作时的肢体动作。
他们也在演出中,展现出巴刹的演变,同时也通过舞蹈,展现该巴刹与对面的迈丁超级市场,两者的不同之处。
漫画方面,参与者在访问吉灵万山二楼的二手书店东主、栗子小贩及窗口冰小贩后,画成漫画。

这群青少年在过去的8天里,在12位本地艺术家及社区工作者的带领下,通过3个艺术创意工作坊,来认识本地传统街市的物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
参与的学生分别来自武吉占姆中学、浮罗池滑修道院中学、圣芳济中学、亚依淡中学、乔治市中学及拿督莫哈末诺阿末中学。
上述活动是文化遗产教育计划(CHEP)活动之一,由乔治市世遗机构和槟城艺术教育组织(Arts-ED)联办。

今日成果展出席者包括光大区州议员郑来兴、乔治市世遗机构文化遗产研究与发展经理蔡爱卿、文化遗产教育计划经理曾玉萍等。
郑来兴说,青少年艺术营连续5年在吉灵万山,让青少年认识文化遗产(即本地巴刹),以及通过创意方式学习历史,是值得嘉许的努力。
库改作阅读空间 二手书店加入新元素

吉灵万山二手书店东主依尔凡与父亲扎希尔,将4号店铺上方的仓库空间,加入壁画及复古物件,改造为阅读空间。
18岁的依尔凡说,书店上方的空间,早在3年前巴刹修复后已存在,当时用作书的仓库。
他说,该处有21家二手书店,却没有任何一家提供阅读空间,于是父子俩就打扫一翻、放置两把风扇、放一些书及复古物件,吸引人们购书后,在该处阅读。

他也邀请艺术家阿兹米,在墙上画上首相敦马哈迪在阅读的壁画。
依尔凡说,若没有购书者在该处阅读,则需另付费。
此外,该书店的部分空间,也摆卖从印度孟买入口的首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