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北马头条】 捕得少 涨价30% 上等鱼虾 缺货
( 亚罗士打28日讯)东北季候风变化、海水变质及渔业法令修正等各大因素,造成“看天过日子”的渔民和船主面对上等大鱼大虾春节海产供应短缺,求过于供。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华裔社会讲求“年年有余”好意头,新年桌上佳肴少了鱼(余),或多或少会赶在新春佳节前一周购买大鱼大虾、花蟹及乌贼应节,往往这时候海产价格,估计提升30%,较平日贵。
吉打船主公会主席拿督卓双才接受《中国报》专访时说,今年新春行情看淡,上等好鱼也缺货。

他说,1985年渔业局修正法令落实,即从B牌渔船原有8海哩缩短成5海哩捕鱼,及B1牌渔船原在15海哩改成在12海哩作业,加上执法员严厉把关,渔夫不敢违例,造成港口浅海渔产海鲜量少,新春抢手的斗底和白鲳喊涨。
他说,目前斗底批发价每公斤介于80至90令吉,大只白鲳为每公斤50令吉,预料在靠近新年或调升至30%。

他不排除,消费群或改吃红皂、白皂过节,价格也不会涨得太高,而且也面对人工饲养红皂和白皂海产市场竞争,人工饲养海产价格较低, 只是口感不比野生的佳。
“也有消费群为方便,会选购人工饲养海产,市场各有各做。”

“白皂每公斤批发价介于22至25令吉,靠近新春佳节也不会调得太高,消费人都吃得起。”
顺鼎渔业有限公司业者赖俊安和赖俊年说,季候风变化和海水变质,造成渔获歉收。
他们估计,新春需求量高的白鲳、斗底、大虾(目前批发价每公斤70至80令吉)及红皂(批发价每公斤35至40令吉),在靠近新年一两周前,会涨价30%。



非应节渔产过剩
赖俊年说,鉴于渔业局执法员加强执法,渔民都不敢违例到浅海捕鱼,因此捕不到上等好鱼如斗底,却捕到非应节的渔产。
他也不排除,水质或气候因素,目前反是红里、牛南、大目鱼、硬尾、甘望鱼等唱收,但这些都不是应节好鱼,所以价格平平。

他说,新年期间,友族照旧出海,只有50%华裔渔船停止出海,多少影响市场渔产供应。
他说,花蟹和乌贼,也是应节如火锅美食,具一定市场。

KC CHONG 公司业者蒋锦珠指出,其渔产主要批发给南马一带商家, 不过市场很淡,也面对外国渔产,如印尼的大虾进入市场,加入竞争。
她说,批入中南马一带的渔产价格,还需视渔产产量及所捕获的鱼类,市场需求,决定渔产价格。


消费群撙节
张振成(直落湾也巴刹鱼商):
现在行情很差,消费群都很节省,只买适量渔产过节。
已有顾客开始购买大虾冷冻过节。
我预料,距离农历新年两周内,渔产价格会再提高。
目前花蟹,零售价为每公斤35令吉、乌贼每公斤27令吉及斗鲳每公斤80令吉。

消费群撙节
没有特地购买海产冷冻:
廖国辉(吉打港口 Oasis 海京海鲜餐厅业者)
我多数从相熟和有交往的批发商处取得货源,没有特地购买海产冷冻,因这个影响海鲜新鲜度。
尽管市道现在低迷, 但我有固定熟客,
除了除夕和除一,初二起如常作业,也有游子到来用海鲜。
不会过度购买
林厚华(家庭主妇):
我多少会买大鱼大虾冷冻,但不会过度购买。
来自外坡的朋友会来拜年,或者暖炉,所以需要用到海产。
报导/摄影:陈爱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