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辣死你吗】 罗健杰: 靠政府活到老

前资政理事会主席敦达因说过,做生意不是一味依靠政府,不是靠机构提供的援助和奖掖,不是仅满足于1%的获利,更不是借钱不还。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做生意需要资金,于是就需要借贷,借贷而来的资金,需要用于放眼获利至少15%的生意,所赚资金最终更要用来偿还借贷;达因说的这些,不太能称为“经商之道”,比较像是灌输天经地义的道德观念。
向人借的钱,一定要还,有借有还。只要通过借贷而来的资金,都是需要偿还的资金,没有不必偿还的道理,天下没有白吃的午餐。不管是做生意、申请借贷买车、买房、上大学也好,都是同样的道理。
那麽,至于达因说,做生意不应满足于现状,即人在放眼未来时,应该是更宏观和长远的目标,而不是微观和短期的计划;同理,大学生毕业后,找工赚钱不应满足现状,反而积极提升自己,期许更好的自己,具备更好的能力,偿还学贷再也不是问题。
然而,国家高等教育基金局主席旺赛夫日前说,希盟政府已兑现高教积金局贷款4项承诺,其中的3项;比如B40和M40各有40%群体的优秀生免除缴还贷学,解除欠贷者出国禁令,另是用奖掖、税务减免的方式,让雇主协助无能力缴还学贷的青年员工,偿还贷款。
这会不会造就更多不负责任的文化?这些都是希盟许的承诺,成功换取选票执政,然而夸大的承诺,现在对错,都要硬著头皮落实它。
之前不曾有过如此的研究,那是因为本来就不应脱离“有借有还”原则。我们常常会听见类似的故事:大学生求学时半工读毕业,毕业后找工,工作自力更生也还学贷,从不靠别人。
又或者一户小家庭的小贩夫妇,辛苦在巴刹、夜市两头跑,努力赚钱为孩子供学费还学贷,孩子工作后持反哺之心,孝顺、答谢父母养育之恩。
为什麽他们可以,一些人就不可以?继续靠政府活到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