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北马头条】 门面寒酸怕吓到人 渡轮码头 尴尬迎客
(槟城7日讯)槟城作为旅游前线州,不过,渡轮码头入口“门面”数十年如一日,不只建筑简陋陈旧落后,且疑管理不良衍生各类基设问题。
在槟岛的拉惹敦乌达渡轮码头的进出口走廊摊商区,作为取道北海进出槟岛跨海的出入口,也是国内外游客踏上渡轮的必经之路。
该全长500尺的走廊摊商区,共有26个摊口,营业的摊贩包括三大种族,他们面对如屋漏丶灯泡不亮等丶中午后大热天更是闷热非比,使游客如同进入“三温暖房”般,也让就地营业贩商苦不堪言,其中有者已在地经营逾30年。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社进发起人之一蔡倡蔚今早在该处开记者会时指出,该进出口原本只是渡轮出入口人行走廊,屋顶设计不高,惟逾30年前才在一侧搭起22个简易的铁闸摊格,迁入作业者包括附近街边小贩。
他说,该走廊架构尚稳健,然而设计并不通风,走廊屋顶只有10尺高,且为封闭式,难以散发热气,造成中午太阳曝晒下,气温可一下高升,少了电风扇,一刻都呆不下去。
他指,当地即有一名业者疑因为电源问题,在缺电没扇情况,难忍热浪下,已多时未开门做生意。

他说,再来游客进入该摊商区,相信第一眼印像是多数摊格陈旧落后简陋,门面难看,一些摊口疑生意欠佳也没开店,少了生气。
据社进了解,该进出口走廊摊商单位面积空间不一,其中一些摊格疑生意不好,面对放空。
蔡倡蔚说,当地业者每个月除了缴付市政厅36令吉执照费,尚得根据摊格面积向快捷通公司缴交每月介于200至400令吉不等的租金。
一些贩商表明,曾向市政厅要求降低执照费,却不得要领。

灯失灵 摊格也面对雨天漏水
社进也获投报,渡轮码头的进出口走廊摊商区,一些照明装置在失灵后投报多时未见更换,造成夜时照明不足,尤其是在摊商关掉摊格前的灯时,走廊更是时而昏暗。
蔡倡蔚说,在一排共15支的日光灯,其中竟有5枝是不亮。在人行天桥下,照射走廊屋顶的一盏聚光灯也同样不亮。这除晚间不利当地人行安全,更是令游客印像分大打折扣。
除此,社进也接获贩商投诉,不少摊格面对雨天屋漏问题,即便有业者说,业主会在接报后派员修补屋漏,然而还是有业者投诉,继续有屋漏扰人问题,一些不堪久等,担心发生电线短路,只好自行动手修补。

当地李姓小贩指出,他担心其摊格的水漏带来安全隐忧问题。
小贩曼梳在地营业逾30年,除了其摊格面对墙壁破损未见修补,当地也缺乏游客资讯告示牌,造成经常面对问路的游客。
一名姓周小贩也提出当地走廊上的多枝日光灯不亮,投诉多时未见更换。

美化門面 增設人行道
社进促请州政府,及也是区内国会议员的首长曹观友及彭加兰哥打区议员魏子森能关注这个“门面”问题,通过财政部,向快捷渡轮公司的母公司国家基建公司(Prasarana)作出要求,通过改善管理,提升美化,为当地贩商引进更多顾客时,也能促进这个国际窗口形像。
蔡倡蔚说,社进也将同时致函区内国州议员及快捷渡轮公司,要求积极解决上述问题。

社进发起人之一郑雨周指出,在槟城瑞典咸码头将耗资10亿令吉开动东部海岸发展计划时时,快捷通有必要同时配合此提升工程,加以美化该门面。
他说,为方便及确保游客的安全,也建议政府与快捷通公司共同配合,从该处建设人行步道直通姓氏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