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北马头条】糯米大涨价 蕉叶缺货又喊涨 年糕价格也“年高”
(槟城12日讯)糯米大涨价,蕉叶又缺货,年糕生意越来越难做,年糕价格也“年高”!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年糕的主要材料是糯米,今年糯米价格飙涨近90%,又越来越少人割蕉叶,业者叹成本重,晚上又要熬夜看炉火,这生意是越来越难做,价格也不得不调整。
年糕制作业者林美珠接受《中国报》访问时说,去年“一乾当”(Gantang,传统秤量单位,约3.6公斤)糯米12令吉,今年飙涨至22令吉!
摄影/剪接:纪允贤
“今年糯米真的很贵,我们用的是泰国进口糯米,现在马币乏力,泰铢发力,所以来价很贵,成本加重很多。”
她也说,磨糯米的工钱成本也加重,去年一次磨糯米工钱是10令吉,今年也加价,要12令吉。
“还有蕉叶,去年1公斤12令吉,今年15令吉了;全部材料都起价,不知道行情者,还以为我们越卖越贵。”


林氏姐妹制作的年糕,从最小罐(沙丁鱼罐头)到最大罐(婴儿奶粉罐),有好几种大小。
林幼丽说,今年材料涨价,年糕价格也跟着调整,不过小罐的还是卖一个3令吉而已,今年没涨价,只是配着来卖。
“第二小罐子是汽水罐,今年加50仙;龙眼荔枝罐头的罐子,去年卖6令吉50仙,今年卖7令吉50仙。”
她接着说,最大罐的去年卖20令吉,今年卖25令吉。通常大罐的是公司和企业会买,寓意生意做大,一些外州客也会来买。
她也说,比起往年,今年的情况很差,市场很慢热,有些消费者能省则省改买便宜的仿制年糕。
林氏姐妹在大路后巴刹的摊位,每年卖到除夕夜晚上7时。


蕉叶难找
林美珠说,现在越来越少人割蕉叶了,年轻人都不做,上了年纪大又病老,市场上要找蕉叶货源也不容易。
她说,制作年糕的蕉叶是烘过的,以前买的蕉叶是现成烘好了,现在蕉叶缺货,自己找回来的蕉叶还要用火炭自己烘。
现年58岁的林美珠,自15岁跟着母亲制作年糕。她与姐妹们在大路后巴刹售卖年糕和年饼,其他华人传统节庆就制作应节的糕饼。

年糕主要是她在制作,妹妹林幼丽则帮忙制作前准备工作和售卖。
她们一年下来还要收集很多罐子,不同大小的,这些罐子需要清理,还要一个个剪开,林美珠说,有时剪到手指都痛。
“这些辛苦又繁复的工作年轻人哪要做?我们明年都不知道还能不能做,可能十多年后就没人做年糕了。”


制年糕辛苦工
年糕是农历新年必备,祭拜神明和祖先的传统糕点,但制作过程耗时耗力不简单,可谓是“糕糕皆辛苦”。
本报记者清晨7时到访,林美珠已在忙着搅拌磨好的糯米和白糖,再准备灌入不同大小的罐子,放入蒸炉蒸长达12小时。
期间若出状况,她还要重新做过。
她告诉记者,做年糕期间她每晚只眠几小时,半夜要起身好几次检查和调整炉火。
“制作年糕不容易,除了熬夜,其实工作很多,以前我们还要自己磨糯米,现在是买现成磨好的,但还要自己搅拌白糖;以前我们是手工搅拌,现在用机器,比较方便,但那部机器也要几千令吉。”

年糕有禁忌?
长辈都说,别人在做年糕时最好静静别出声,因为年糕很“pantang”(有禁忌),乱说话会破坏年糕。
对于这个说法,做了几十年年糕的林美珠说,年糕的确很pantang的糕,但她本身是百无禁忌,没有Pantang。
她分享说,曾有家里有白事者看了年糕制作,那锅年糕就出问题,怎样弄都不好看。
“我自己是没有pantang,一些人若面对奇怪的状况,会用花水洗乾净锅子再做过,我只是用传统扫帚扫扫地上。”
她也说,一些遇到上述状况变得不好看的年糕,只要花点心思去整顿过就可以解决。

报导:陈丽玉
摄影/剪接:纪允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