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动管制14天◢ 大山脚市区巴刹 设路障 控人流 要空间防疫
(大山脚24日讯)空间,是为了防疫!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人潮向来相对其他巴刹拥挤的大山脚市区巴刹,在配合行动管制令下实施人流管制,今起由军警站岗设路障,禁止私人车辆进入巴刹街(Jalan Pasar)和武雅拉也路(Jalan Bunga Raya),让上巴刹的民众保持社交距离。
许多民众今早把车停泊在路障外的范围,步行通过路障,进入巴刹买菜;军警是在伯公埕前的巴刹街、武雅拉也路(火车头街交界处),这2条单向道的路口处设路障。

拍摄:罗健杰

本报记者视察发现,这两条路上的人潮,不如早前那般拥挤,人与人之间较能保持距离,站岗的警员维持秩序,也通过扩音器讲解保持社交距离的必要。

记者向站岗的警员瞭解,实施封路的巴刹,周遭腾出了更大的空间后,人们就会有较多的空间保持社交距离,人流也较易于管控,除了私人轿车不准通关,运货供应巴刹小贩的货车则获准通关。

据观察,大部分巴刹的摊子仍旧营业,前往巴刹买菜的民众绝大部分都有戴口罩。
威省市长拿督罗查里昨晚通过面子书直播记者会时说,经他与威中警区主任讨论后,上述巴刹附近数条道路将实施封路。

他说,市政厅将採取严厉行动,对付顽固的商贩,包括充公、吊销执照,或指示整个巴刹停运,他鼓励民众减少让老人上巴刹,减少风险,可由家人、邻居代劳买菜。
他鼓励超市业者对顾客进行体温检测,若顾客体温高于37.5度,都不应获准进入超市;另外,超市业者也受促,鼓励民众戴口罩进入超市,而民众受促保持一公尺的社交距离。



市长:打包食物回家吃 不能在附近吃
罗查里强调,民众即使是身在公共巴刹和小贩中心的外围区域,也不获准吃东西,必须打包食物带回家吃。

他也重申,所有餐厅都一律不准堂食。
另外,罗查里说,威省商贩守令程度,已从行动管制令首日的52%,至週一(23日)提升至90%。
“市厅这期间检查了751个商贩,这些商贩所在的10个热点地区,包括甲抛峇底巴刹、峇眼亚占巴刹、甘榜峇鲁巴刹、双溪赖巴刹、益美园巴刹、成功花园巴刹、诗布朗再也巴刹、才能园巴刹、本南地巴刹、珍珠城巴刹。”


市区巴刹封路后 拥挤情况获改善
杂货商顾国荣说,週二(24日)实施封路、严厉管控后,大山脚市区巴刹比起之前人潮拥挤的失控情况改善,他讚扬政府做得不错,在这关键时刻,人民和商家要配合。


他说,週二有较大的空间让人保持距离,当然对商家来说不是很好,人潮或多或少受影响,但这是没办法的情况,大家必须配合。
“行动管制令初期没什麽人戴口罩,如今几乎都有戴。”
市民吁政府 设法引进更多口罩
顾国荣呼吁政府,设法引进口罩供应本地,让民众买得到口罩防疫。
另一方面,大山脚乌沙哈商业区一名杂货店业者告知,白麵包的需求量在这时期突然增加,儘管供应还是稳定,但一时的需求太高,也令杂货店无法要求订购更多的白麵包,为此他已让顾客限购白麵包。
报导/摄影:罗健杰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