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动管制◢ 威省防止虐待 动物协会 为筹款活动 愁!
(大山脚11日讯)“没有办筹款活动就惨了!”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威省防止虐待动物协会(SPCA)在行动管制期间,由于民众上门捐助和领养停顿,让该组织一度陷困,但在获得社会捐助后,度过难关;不过,他们仍盼在年尾前,办成一场大型筹款活动,来一场“及时雨”,继续走下去。

收留逾2500隻流浪猫狗的该组织,平时依赖大众的捐助维持运作,每年必办一场大型筹款活动,总是被视为一场重要的“及时雨”,可供维持开销数月,但由于政府或在行动管制令后延续群聚禁令,导致原定7月的年度大型筹款活动难以成事。
这项筹款活动是于去年提出,今年初正要与合作对象洽谈,奈何新冠肺炎疫情“杀”至,活动唯有作罢,想办法另外再办。
该会主席陈佳珍(72岁)受访时说,流浪猫狗只要有得吃,就可以生存下去,但管制令实施初期,该组织只剩可撑2个月的资金,狗粮当时也没有存货,都是每日消耗,一时面对困境。

“随后有公众从媒体上获悉该会的近况后,陆续捐助猫狗粮食和善款,这令组织上下感动不已,我们很感谢热心人士的帮助。”
每月开销逾3万
她说,由于该会每月开销逾3万令吉,现有资源可持续到年尾,但年尾前要办成一场大型筹款活动再筹款。

“筹款活动是重要的资金来源,没有办筹款活动就惨了。”
她说,一般大型筹款活动可筹到10万余令吉,比如去年筹款晚宴筹获16万令吉,不过数个月后就会用完,又需要重新筹款,该组织一路走来都是如此。
“如果有义工帮忙,平时偶尔也会办一些小型活动,筹一小笔钱来维持开销。”

活动注重群聚互动 转网上进行有难度
有的组织为免群聚,把活动转至网上进行,但这对威省防止虐待动物协会,却是一项难题!
“若说要上网,我们也不知该如何做起,因为我们的筹款活动都是需要群众互动,有义工提出这些建议,如做网卖等,无论如何,我们需要想办法促成筹款活动。”
她说,这类大型筹款活动,一般是从早到下午持续一整天,包括食物义卖,也有猫狗比赛,有表演舞台、跳舞环节、领养活动等,内容丰富。
“我们平时都是这样维持运作,不断要办筹款活动,让组织的运作维持,如今我和义工们外出不方便,因此已有临时聘请一名书记在收留中心,帮忙看顾和处理日常事务,我也时常与对方保持联繫,确保运作如常。”
她说,热心人士捐助的白米和狗粮都要省省用。
资金也很重要 付薪水 缴租金
陈佳珍说,现有猫狗粮食虽足够支持运作,但需要资金方面的捐助维持开销,比如付薪水给照顾流浪猫狗的4名工人,及设施地段的租金等等。

操作已有15年的威省防止虐待动物协会,是向威省市政厅租借一块位于柔府的4英亩地段,打造猫狗收留中心,其中约2000隻是流浪狗,流浪猫则有约500隻。
该中心也主要收留来自威省市政厅,捕捉而来的流浪猫狗。陈佳珍说,自疫情爆发以来,当局3月已停止把流浪猫狗送进来。

她说,领养猫狗的人数近年来有增加,多数民众领养小狗,园丘园主则物色大型犬,一次领养5、6隻,巫裔同胞则领养流浪猫,但近来住在公寓的华裔居民,近来也有领养流浪猫。
“儘管如此,领养率还是不比送进收留中心的多。”
报导:罗健杰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