槟基孔肯雅症 东北县36宗占最多
(槟城3日讯)槟州今年截至5月28日,共有63宗基孔肯雅症病例,其中东北县最多占了36宗,西南区26宗及威中区1宗。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槟州卫生局今日发文告说,截至5月28日,槟州基孔肯雅症活跃疫区集中在东北县,包括百宝庄(Desa Baiduri)12宗、打枪埔组屋4宗、打枪埔Sempadan巷2宗、亚依淡花园4宗、玫瑰园组屋5宗。

文告说,当局已在上述活跃地区,展开消灭繁殖热点的行动。当局也发现花瓶、塑料盖、空罐、油漆桶、屋外非法垃圾、废弃物品等,成为蚊虫滋长温床。
文告也披露,升旗山花园(Taman Bukit Bendera)并非基孔肯雅症疫区,该地点只有1宗病例。
文告指出,基孔肯雅症的首宗投报病例,患者曾前往发林巴刹。除了发林巴刹,亚依淡巴刹及打枪埔巴刹,也发现黑斑蚊滋长。
另外,文告也说,槟州今年第21周(5月17日至23日),共接获13宗骨痛热症投报病例,比起第20周的6宗,增加了7宗(116.67%) 。
文告说,整体而言,今年截至5月23日,共有349宗骨痛热症投报病例,比起2019年同时期的2677宗,下降了2328宗病例。
文告指出,今年截至第21周也有1宗骨痛热症死亡病例,相比起2019年同时期的8宗死亡病例,减少了7宗死亡病例。
文告强调,目前为止,并没有针对这些疾病的特定治疗,为了防范蚊子带来的疾病传染,必须确保周遭不会成为黑斑蚊滋长的温床。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