骆保林:多源流教育非阻国民团结 希望敦马改变思维
(槟城9日讯)槟州华校校友会联合会会长骆保林说,首相敦马哈迪指多源流学校妨碍国民团结,这种旧观念不仅不实际,也近乎荒唐。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事实上,今天的华小,已有近20%的友族学生;在华校里,各民族受到同样的关心和照顾,大家相处友好。其实,教育部大可到华小去调查研究,我们相信,这有助于国民团结。”


他今日在该会主办的“槟州最杰出华校校友会首长杯”颁奖礼,致词时这么说。
他说,首相认为多源流学校是国民团结的障碍,使首相致力于单元教育的方向,因此一再提出宏愿学校。
“我们希望马哈迪能够改变他的思路,我们也要警惕宏愿学校的复活。”
他指出,希盟执政中央后,华校有受到中央的关注和照顾,60所华文独中首次获得款;新纪元学院、南方学院和韩江学院也首次获拨款。
“在处理华校产生的一些课题,教育部也会听取民问的声音,我们希望多源流教育未来的道路,会是越来越宽广,但首相马哈迪对多源流教育的观点,很令人担忧。”
行动党升旗山国会议员黄汉伟说,中央政府拨款给独中,是承认统考的前奏。
他代表槟首长曹观友致词时说,在承认统考课题上,政府要面对的不只华社,还有马来社会,因此需要精明的政治手腕来解决这件事。
“我们要推进母语教育,但若一意孤行,很可能结果不是推进,而是倒退,因此要以长远的眼光来看待。”
出席者有槟威华校董联会顾问许海明。
冀新政府检讨教育法令
骆保林希望希盟政府检讨1996年教育法令,及2013年至2025年教育发展大蓝图。
“1996年教育法令将全国78所国民型中学(Sekolah Jenis Kebangsaan),改为全国中学(Sekolah Kebangsaan),同时全国只能有60所独中,一所也不能多。”
他说,2013年至2025年教育发展大蓝图,从2013年开始增加华小的国语授课时间,减少华语的上课节数,逐步减少华小特征,最终让国民(马来文)学校成为所有家长的选择,将各族儿童汇集在以国语为主要教学媒介语的国家教育体制(国民马来文学校)。
“这就是巫统种族主义分子的目标,但现已改朝换代,希盟政府应重新检讨此法令。”

“槟州最杰出华校校友会首长杯”得奖名单:
冠军 | 北海中华公学校友会 |
亚军 | 槟城钟灵校友会 |
季军 | 威省大山脚日新校友会 |
殿军 | 槟城槟华校友会 |
精神奖 | 威省钟灵校友会 |
组织特色奖 | 北海中华公学校友会 |
健康文娱社会公益奖 | 大山脚日新校友会 |
对华教贡献奖 | 北海中华公学校友会 |
协助母校发展奖 | 槟城钟灵校友会 |
安慰奖 | 槟城培新校友会、槟城新江校友会、威省峇东埔励侨校友会、威省双溪六甲醒侨校友会、北海韩江校友会、槟榔屿韩江校友会、高渊培德校友会、槟城公民校友会、北海励华校友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