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北马头条】刮风渔船没出海 明虾批发价已在飙

(吉打港口3日讯)距离农历新年尚有一个月,目前,东北季候风狂刮,渔船无法出海,造成近两天海产价格不断攀升,其中斗鲳鱼和明虾批发价,分别涨了23%与50%。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吉打船主公会主席拿督卓双财接受《中国报》专访时说, 天气恶劣,海面风浪大,造成渔船无法出海,而佳节即将来临,开始有人冷冻渔产,目前渔产供应短缺,价格相应提高。
他说,渔船捕获的渔产不多,尤其明虾产量不多,每公斤批发价介于70令吉至75令吉(视体积),零售价料85令吉以上;一周前,明虾批发价格介于50令吉。
他续说,中型体积的虾较受家庭主妇欢迎,而大型体积明虾则主要供应给餐厅或酒店。
他说,除了大虾,目前斗鲳批发价每公斤介于70令吉至80令吉(视体积),之前约每公斤65令吉。

“乌贼价格波动不大,批发价每公斤5令吉至19令吉,视体积。”
他说,甘望鱼批发价为每公斤7令吉,而零售价或超过10令吉,销路不错。
他预料,靠近新年或新年期间,进场购买鱼虾的消费群较平日多,海产尤其大鱼和大虾的涨势更凌厉。
“不过,现在的华裔同胞已没有抱着新年必须大鱼大虾观念,他们或视经济购买,没有虾,就买鱼,或反之。
气象局预测报告指出,去年12月31日至本月6日,天气恶劣,大风吹袭,半岛海域波涛汹涌。
“今日,在北马区海域浪势,超过4.5公尺高,吉打港口许多渔船没有出海。”
此外 ,渔产进口商也因马币兑汇率偏低,多数不选择进口印尼和泰国海产,加据市场海产供应短缺现象。
黄天保:消费者开始囤渔产迎农历年
海宝鱼业有限公司东主黄天保指出,物以稀为贵,华裔消费群已开始自行冷冻渔产,应付农历新年佳节,避免买不到海产应节。
他说,原在去年十二月或一月是渔产丰收季节,却反常没有渔获不多。
他说,市场经济低迷,目前消费群皆撙节,减少购买上等海产;有人也开始冷冻渔产,担心在农历新年买到价格较贵的海产。
他说,基于马币兑汇率偏低,从外国如泰国和印尼进口的海产,多数供下游工业如制作鱼丸等用途,未影响本地渔产价格。
吉打港口船主公会主席卓双财指出,因汇率因素,本地海产进口商在减低成本情况下,没有进口上等海产,也不能进口次等海产,避免销路不佳而蒙受亏损。
蒋锦珠:不少商家下订单
KC CHONG 公司业者蒋锦珠指出,她是从吉打港口取得马鲛鱼,其他渔产及虎虾货源,批发给南马一带商家,目前已有不少商家下订单,供农历新年用途。
她说,商家购买的马鲛鱼,多数供制鱼丸用途。
她指出,最近海面渔获并不多,加上船主面对渔船损坏待修,使她要取更多货源,也有难度。
她说,南马一带包括柔佛餐厅,已下虎虾订单,相信最后一分钟,或有更多商家下订单。
川良渔行业者李俊良指出,其渔产主要供应本地市场,目前因渔产量不多,价格看涨。
他说,因渔产供应不多,其去年十二月冷冻的海产,也推入推出市场,目前也没有渔获供冷冻。
报导/摄影:陈爱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