槟州台球公会冀政府 设培训中心训练好手
(大山脚17日讯)为发掘我国台球好手,槟州台球公会希望中央政府能尽快成立台球培训中心,提升球员素质之余,也把台球运动列入马运会(Sukma),成为参赛项目之一。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该公会主席陈宗兴接受《中国报》访问时说,该会有以上两大愿景,尤其后者深具意义,因一旦台球列为运动项目,政府自然就会投入资源和设备,从小学阶段就开始培训青苗,发掘人才。

“让台球选手更早接触台球运动,如此一来,我国的新秀就不会输在起跑点;而政府推广及普及化台球运动,也能让我国青苗与外界对手,保有同一或更高水平。 ”
陈宗兴也是马来西亚桌球总会副总会长;他说,由于超过七成以上的国手都来自槟州,他提议在槟州设立一座台球培训中心,同时作为台球赛事的固定比赛场地。
“槟州台球公会过去有对此项中期计划,进行讨论,一旦实现,届时我们就无需到处借场地比赛。”

去年12月,陈宗兴与马来西亚桌球总会总会长谢诗安,一同拜会青体部副部长沈志强,就台球的发展交流及提呈计划书。
陈宗兴说,除了提出有关我国台球运动的诉求,即恢复中央隶属国家体育理事会(MSN)下的台球训练中心(2002年前曾存在),另也建议在槟建设一座台球训练中心。
他希望政府能重点培训台球领域,以期我国球员能在国际赛场,为国争光。
“任何运动要发展,单靠民间的支持并不足够,都需要政府的支持及投入资金。”

陈宗兴:台球不只是娱乐 更是运动项目
陈宗兴坦言,台球虽已是一项全球普及化的运动,但在我国至今仍被视作“娱乐”看待。
“台球目前隶属娱乐法令,该法令规定16岁以下者,禁入拥有台球设备的娱乐中心,因此16岁以下者即便有兴趣打台球,也无法提早接触及获得培训。”
他说,一般上选手迟至16岁后才获得正规训练,这已太迟,外国球员早于7、8岁时就接触台球运动。

“虽然我国选手起步落后,但仍有选手通过无师自通,成为球技不错的球员,这些球员在国际舞台也偶有佳作,说明我国不乏好手,缺的只是正规训练。”
他希望台球最终不受制于娱乐法令管制,据他了解,国家体育理事会多种运动都有训练中心,独缺台球,他也不解10多年来政府一直都未替台球重设训练中心。
集中训练 栽培选手
莫景皓:盼政府设培训中心
我国台球名将已故莫伦康的长子莫景皓指出,至今未有培训中心让新秀练球,以提升自己,这将让我国选手的水准下降。
“没有培训中心,在外打一场球就要付费每小时15甚至30令吉,如果1天训练8小时就要120令吉,新手单想到费用都难以继续。”
他希望政府能支持台球,通过设立训练中心,集中训练球员,认真栽培选手。

平时到多个场合打球练习的莫景皓(32岁),甫于去年10月为我国夺下久违的国际赛冠军-澳洲台球公开赛冠军。他也于去年12月的槟州台球公会排名巡回赛夺冠。
受到父亲耳濡目染,莫景皓打从7岁起在自家的台球中心接触台球,10岁开始认真打球,一路至今成为国家队代表。
其父亲是1991及1995年的2届东运会台球金牌得主,莫景皓也曾夺得东运会金牌,其妹妹莫楚婷(30岁)也曾是国手之一。
“我和妹妹是在父亲影响下接触台球,父亲对我没太大的要求,只要我做好本分即可,也希望我在没有压力下,做好自己。”

陈宗兴:一年6赛事
需16万令吉维持开支
陈宗兴透露,该会需16万令吉以维持每年举办的6项台球赛,其中运作团队包括裁判在内,就占约30%的赛会开支。
“有时,裁判本身也有工作,一些甚至也是球员,一旦他们下场打球,我们就临时调动其他裁判,就连我本身,也曾在缺乏裁判时,亲自下场充当裁判。”

他说,目前该会经费只能维持赛会的开支,此外已没有多余的能力,开创属于公会的培训中心,但该会一直都有这个愿景并希望有朝一日可以实现。
陈宗兴说,该会自2015年11月开始主办第一场槟州公开赛后,就开会议决,从2016年起,每年都办4场排名巡回赛及1场总决赛,同时在这4+1赛事后,会有1场槟州台球公开赛。
“4+1赛事开放让国内好手参加,槟州台球公开赛开放给外国选手参赛。”
“6项赛事经费都是通过筹款活动得来,比赛进行期间也向人民代议士征求赞助,赛事也会获得场地赞助。”
报导/摄影:罗健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