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北马头条】 丐帮走后 满地垃圾 苦了清洁工友 | 中國報 China Press
  • 首页
  • 最热新闻
  • 告别式
  • 中国报 CPTV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今日北马头条】 丐帮走后 满地垃圾 苦了清洁工友

    (槟城13日讯)初九天公诞,乞丐3天前开始聚集天公坛下行乞,今早留下大堆垃圾。清洁工人扫了5小时,都扫不完。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中国报》记者今早到现场,发现乞丐已减少,但留下大量垃圾;路旁丶草地丶沟渠都是垃圾。

    槟岛市政厅清洁队伍的8名工人,从今早7时就开工,截至中午12时,还未完成工作。

    扫了逾5个小时,负责带队的清洁工友吉斯南坦言,垃圾实在太多,尤其阻塞在沟渠里的垃圾,更是难以清理。

     

    善心人士沿路捐钱给道路两旁的乞丐。
    善心人士沿路捐钱给道路两旁的乞丐。

    根据观察,乞丐们丢弃的垃圾,包括红包封丶吃不完的食物丶塑料瓶,甚至是衣服和尿布。

    吉斯南说,午休过后,还得继续清理,而午休后,还得调派2名同事,去清理亚依淡巴刹。

    他说,前来乞讨的人,多是外州人;他认为,若是本地人,不会随意丢弃垃圾。

    “我们已经扫了一个大槽的垃圾,早前也清了2个大垃圾桶的垃圾。”

    他也说,一些乞丐吃不完饭盒,把饭盒丢在路旁,十分浪费。

    “如果你不要吃,你为何要拿?”

    昨日初八晚上,是乞丐数量的“高峰期”,许多善信在前往天公坛拜拜之际,施舍丶派发红包丶饭盒给乞丐。

    清洁工人将乞丐留下的垃圾,倒入垃圾槽内。
    清洁工人将乞丐留下的垃圾,倒入垃圾槽内。

    1天逾百令吉 一家大小来行乞

    当乞丐有收入,一家亲戚共32人一起来乞讨!

    一批来自亚罗士打的乞丐,3日前在天公坛下驻守,其中一人告知,他们一行共32人。

    “妈妈丶亲戚丶小孩,全都来。”

    他说,行乞一天,收入大约80令吉至100令吉。

    天公坛的乞丐,来自各族及各年龄层,包括儿童及残障人士。

    善信们沿路派钱,乞丐们大多是在位子上等待,但靠近坛前时,乞丐们一度围绕在善信周围讨钱。

    另外,有乞丐或许太心急,担心拿不到施舍品而埋怨一名布施的女善信,女善信则反问,为何责骂她,同时解释说会派给大家,不必担心拿不到。

    只要钱,不要红包,乞丐拿了钱,红包封随手丢弃。
    只要钱,不要红包,乞丐拿了钱,红包封随手丢弃。

     

    天公坛山脚路旁的沟渠,满是垃圾。
    天公坛山脚路旁的沟渠,满是垃圾。

     

    吃不完的饭盒,被丢弃在一旁,十分浪费。
    吃不完的饭盒,被丢弃在一旁,十分浪费。

     

    乞丐带着婴孩乞讨,婴孩用过的尿片,就丢入沟渠。
    乞丐带着婴孩乞讨,婴孩用过的尿片,就丢入沟渠。

     

    天公坛前尚聚集一些乞丐,向善信乞讨。
    天公坛前尚聚集一些乞丐,向善信乞讨。
    吉斯南。
    吉斯南。

     

    天公坛下,满是垃圾。
    天公坛下,满是垃圾。

     

    报导/摄影:梁杰华丶刘可欣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本網站有權刪除或封鎖任何具有性別歧視、人身攻擊、庸俗、詆毀或種族主義性質的留言和用戶;必須審核的留言,或將不會即時出現。

    垃圾往下拋 空气太恶臭 外劳宿舍或爆卫生危机

    (北海28日讯)已成为外劳集中区的北赖英达组屋(Taman Perai Indah)近日被拍到垃圾堆如山的照片,网民看图后直批,“这就是他们的生活态度!”

    网民的留言不客气地道出外劳群的生态,指说“Dimana ada tingkap,Disitulah tong sampah”(哪里有窗户,那里就是垃圾桶)。

    垃圾从高楼往下拋,这就是北赖英达组屋住户的文化?(图取自CMM)

    非政府组织CMM Expose(干净大马行动)向面子书小组Penang Kini提供一张没有列明拍摄日期的图,但经过记者实地视察后,证实该处确实有过垃圾堆如山的情况。

    威省市议员大卫马瑟在受询时说,他已针对此事,要求市议会相关部门关注;但他很遗憾,当地外劳住户仍然把组屋的天井,当成是天然的垃圾场。

    “不仅是这里的卫生问题,尤其是目前的新冠肺炎肆虐期,我也不知道他们是否已经通过病毒筛检;若没有,这里也有可能成为传染高危群。”

    外劳在组屋范围内群集冲凉。(图取自CMM)

    根据CMM提供的照片,不难发现垃圾堆中有床单、盒子、发臭的水果及塑料袋等,据知这些垃圾都是直接从高楼拋下。

    该组织更提供一张外劳在外群聚冲凉及组屋内养宠物的照片。

    该栋7层楼高的组屋坐落在威中龙凤花园工业区的隐僻之处,记者昨午到该栋组屋视察,已不见垃圾堆积的画面,但可以看到组屋天井处仍旧布满垃圾,最难以接受的是,当踏入该组屋范围,空气弥漫着一股难闻的恶臭味。

    3个月内改变外劳习惯

    威省市政厅计划在3个月内,改变组屋外劳习惯!

    威省市政厅针对北赖英达组屋环境肮脏问题,周四(28日)发出文告说,市长拿督罗查里将就此事,率先落实案例式作业(Project base assignment),来改变该组屋的外劳。

    该案例式作业将是疫情后的新常态,即以打破部门墙的方式,集跨部门的团队去处理一项任务。

    组屋单位内还养兔子,而且笼子从未见清洗,所以发出阵阵的粪便味。(图取自CMM)

    文告中也指出,这座95%都是外劳住户的组屋,市政厅早有準备滚动式垃圾桶,但由于外劳高空拋垃圾的习惯难改,才会导致垃圾堆长廊的情况。

    市政厅周四早已派员清空当地的垃圾桶,共管委员会也已经进一步清理地面,但市政厅也指示共管委员会进行监督,并揪出高空拋垃圾者。

    市政厅将会援引1972年地方政府法令(171法令)采取相关的对付行动。

    报导:刘峻宾

    记者回到现场,垃圾已经被清理。

    ↓↓相关新闻↓↓


    *本網站有權刪除或封鎖任何具有性別歧視、人身攻擊、庸俗、詆毀或種族主義性質的留言和用戶;必須審核的留言,或將不會即時出現。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