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北马头条】佳节来临 很“金“喜 出口内销发力冲业绩
(亚罗士打28日讯)斋戒月,学校假期及开斋节佳节即将来临,加上马币兑汇率偏低带动,北马区金饰出口量和国内市场金饰销量看俏,销售量提升介于30至50%。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马来西亚金钻珠宝商联合会务顾问拿督陈伟国披露,为期一个月的斋戒月,学校长假到来,以及开斋节期间穆斯林多数选在假日举行婚礼或婚礼,间接刺激市场的黄金销量,预料销量提高介于30至50%。


陈伟国也是槟城金银公会署理会长,他今日接受《中国报》电询时这么指出。
他说,西亚国家在斋戒月期间对金饰需求量高,希盟新政府豁免6%消费税,豁免黄金征收销售及服务税,及马币兑汇率偏低等利好因素,造成西亚国家纷购买我国价格较便宜的金饰。
他说,槟州有好间金饰制造厂,出口优质金饰至西亚国家,尤其出口至杜拜为驻站,再转售至世界各国。
他说,我国生产的金饰向来以价格便宜及品质保证,享誉全球, 在斋戒月,接获不少订单。

“过去多年来,国内金饰制造商在每年八月间在槟州举办黄金手艺展览会,吸许多国外买家到来,已有一定知名度,除了招揽生意,也刺激经济成长及带动金饰工业发展。”
他说,与我国穆斯林一样,在西亚国家在开斋节也保持着金饰送礼传统;因此有不少识途老马皆会下订单。 ”
他说,国内金饰销量在开斋节看俏,穆斯林较其他种族喜爱金饰,尤其在佳节礼送或结婚日更是不可缺的礼品。
他说,富裕者会掏大笔钱购买金饰豪不眨眼,多数顾客会以现金直接购买,少数以分期付款方式购买。
网购金饰具风险
陈伟国说,网购金饰,相信具风险,还未盛行。
他不排除,在科技化时代,未来网购金饰必普及化;数码化推售金饰方面,同业尚必须克服顾客收不到金饰,金饰邮寄期间失窃,或其他技术性的问题。


“目前以网购售卖金饰成功者,倒没有多少位。”
吉玻金钻珠宝商公会主席林洪幸说,在时代发展局势下,国内有同业采用网购方式促销金饰,以刺激生意销量。
他说,不过这对卖方和消费者都各承担风险,包括邮寄过程遗失,或者消费群付了款却领不到货受骗的情况。
他本身的金店,则不考虑用网购方式。
“据了解,吉玻有同业已采用社交媒体销售金饰,但公会暂没讨论此事,也没有相关数据。”

林洪幸:需要时可套现、巫裔一有钱就买金
吉玻金钻珠宝商公会主席林洪幸指出,巫裔持有买金饰过年的习俗,只要手头有钱,多数会购买金饰,一来可以穿戴或送礼,二来可保值。
“他们购买金饰备急之用,需要用钱时可把黄金变卖或抵押套现,因此,斋戒月期间,黄金销量较平常日子增加20至30%。

另外,他指出,鉴于友族特许经营金饰商店加入市场抢滩,展开削价,幸运抽奖及推出种种促销等,让州内超过百家华裔传统金饰业者面对很大的考验 。
他说,此外,业者受到商品竞争法令限制,无法统一金价,令金饰界的生意越来越难做。
“去年公会举行“门市金价交流会”,讨论结果是让同业们各自以地方性的竞争,自行决定金价。 ”

华裔金店逐年减,渐由巫裔业者取代
千禧年代,巫裔金店经营者出现增加迹象,反而由华裔经营的金店 ,却逐年减少。
陈伟国说,前朝政府实行6%消费税后,已有许多华裔传统金店业者在面对处理账目、罚款、治安、没有接班人,以及友族特许经营商店加入市场竞争和利润减少等因素,先后结业。
“奇怪的是,友族经营的金店,却越来越多。”
另外,《中国报》专访数家位于郊区和小镇金店业者,他们指基于地方人口少,加上购买力不强,业者在斋戒月和学校假期期间的生意,只稍为有起色;不像城市的金店,生意有扬升。

玻璃市人口不多,加上市民收入不高,今年的斋戒月金饰售量只是较平日稍为提高近廿巴仙。
加央市区约有六至七家华裔传统金店,反之,巫裔经营金店却有增加情况。
市区内也有一家大型特许经营商店,在众多金店存在下,生意出现恶性竞争包括削价,生意越来越难做。
预料,未来更少华裔要从事经营金店生意。

我经营的金铺位于吉北甘榜暹,属小市镇,主要以熟客为多。
不见得在开斋节或斋戒月金店生意扬升,反比去年更差。
目前不是收割稻米季节,而是插秧季节,巫裔顾客没有多余闲钱购买金饰过年,反而是在变卖金饰,买新衣给儿女过年。
相信是特许经营金店入驻亚罗士打城市地区展开促销和优惠活动,让乡村的消费群到城市的大型金店购买金饰,因有更多选择。
在资金短缺和市场冷淡情况下,乡区传统金店生意已大大不如前。

玻州十字港只是个小市镇,约有二间华裔传统金店及一间巫裔经营的金店;未来几年在没有后代接手下,或将结束营业。
斋戒月期间,未见金饰生意扬升。
我在七十年代已协助家人经营金店生意,因小镇市场金饰购兴不佳,我已没有摆金饰售卖,只在熟客上门时,才让他们看金饰。
报导/摄影:陈爱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