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淑敏:各项挑战及课题 让华裔文化火炬面对考验     | 中國報 China Press
  • 首页
  • 最热新闻
  • 告别式
  • 中国报 CPTV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蔡淑敏:各项挑战及课题 让华裔文化火炬面对考验    

    (亚罗士打23日讯)吉华国中二校校长蔡淑敏指出,华社先贤在传承和发扬文化、维护和保存华教及母语教育的课题上,付出了多少的血与泪,然而,随着资讯时代到来,以及近年来全球化的冲击,还有近期各项严峻的政经文教课题纷扰,华社手中的文化火炬,无时无刻都面对种种的考验和冲击。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因此,她提醒华裔,有责任维护和传承中华文化,让它代代相传,源远流长。

    吉华国中二校配合第36届全国华人文化节举行火炬传递活动,第2排左11起为蔡淑敏、郑爱蒂、王孙文等人。
    王孙文(右4起)办法感谢状给蔡淑敏(左4),左起为张艳花、黎有萍、林光辉、吴婛馜、谢月丽及林成功。

    “文化是民族的根,若忘了根,就如同一棵树忘了培育它们的土地。一棵树长得再高再大,也不能忘记它的根,因为只有扎稳的根,才能让树木茁壮长高、长大。”

    蔡淑敏日前在该校配合第36届全国华人文化节,举行火炬行仪式上,致词时这么指出。

    她深信,身为华教的一份子,身上更负上了一份使命感,那就是在教学中、在校园内外,在任何时刻和地点,都必须不断向年轻一代灌输学华文、爱华语的精神,更要他们热爱中华文化、找出文化的亮点,让它继续在世上发光、发热。

    该校董家协配合火炬行,也筹获2万1159令吉50仙充作家教协会活动基金。

    出席者有火炬队大队长王孙文、副校长林光辉、林成功、吉华堂妇女组主席郑爱蒂、妇女组成员黎有萍、杨银欢、谢月丽、张艳花、吉华堂理事吴婛馜等。

    ↓↓相关新闻↓↓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本網站有權刪除或封鎖任何具有性別歧視、人身攻擊、庸俗、詆毀或種族主義性質的留言和用戶;必須審核的留言,或將不會即時出現。

    【辣死你吗】 洪卉嫔:传承的重要性

    亚罗士打办事处记者洪卉嫔

    一连3天,在吉打亚罗士打举办的第36届全国华人文化节就此落幕。

    这场结合了上千人力的文化节,带给你什麽样的感觉呢?

    文化节一开始的活动要从传递火炬开始说起,当时火炬队成员从马六甲三宝山接了火炬後,就一路横跨多州,从森美兰到吉隆坡丶怡保丶槟城才回到亚罗士打,耗时5天。

    接下来的数个月里,火炬队成员就到访吉打州90所华小丶华中及独中,让学生也一同参与到火炬传递。

    传承的深意对小孩而言,可能还不太了解。

    虽然他们现在还不了解传承文化的重要性,但这个文化传递的举动,还是会留在孩子的脑海中,到了有一天长大後,就会了解当初大人们的用意。

    在文化节的期间,有一场千人游行的节目,除了有社团的参与,也有许多父母带着孩子一起提灯笼游行。

    孩子们显得很兴奋,而家长也说孩子难得可以和其他小朋友一起提灯笼游行。

    在现今的时代,人心变得冷漠,而人与人之间的相处更不会好像以前般来往密切。当然也不会带着孩子出来和邻居的孩子一起在住宅区内,提灯笼玩耍。

    这等相处模式,让孩子对文化的概念,越来越陌生,而在此等情况下,我们还要如何去谈传承?

    通过文化节,让家长可带着孩子,向孩子解释华人文化的的意义。

    文化就像是空气,它的存在让你没差觉,但是一旦失去后,我们才了解其重要性。

    文化断层是一件很可怕的事情,我们都不希望我们在未来会面对此等窘境。

    因此趁着还有机会,向孩子多多传递文化的讯息,而文化节是个加深文化的概念,要真正达到传递,还是需要依靠家长的努力。

    *本網站有權刪除或封鎖任何具有性別歧視、人身攻擊、庸俗、詆毀或種族主義性質的留言和用戶;必須審核的留言,或將不會即時出現。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