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趴趴走】曾为日军战事基地 拨开南山迷雾探历史
(槟城19日讯)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在东边的篱笆下采菊花,不经意抬头看见南山秀丽的景色,心旷神怡,悠然自得。这是田园诗人陶渊明出色诗作之一。
而坐落在垄尾的南山,尽管山路很陡峭,上下都很累,但风景十分优美,让登山客心中顿生“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之感。

这一期“趴趴走”,小编要带大家走一趟南山,感受一下陶渊明所描绘的意境,并揭开南山曾为日军战事基地的神秘面纱。
南山曾是英国军兵的驻槟基地,二战时期日军入侵槟城,英兵不抵抗撤离后,日军同样看中南山的山势环境占优势,占领南山作为军事基地。

战争结束后,居民陆续返回南山居住,约80年代开始,陆续有登山客造访南山。
自2000年起,南山更成了脚车运动发烧友的挑战胜地,脚车友可以从南山骑到去亚依淡水坝,或是反方向来回,且从南山也可以去到浮罗山背。
自此,南山被称为是在槟城骑脚车,高难度的山路之一。

(拍摄:陈紫凌)
南山在哪里?就在垄尾南山咖啡店,对面住宅区旁的小路,登山处设有告示牌,随着山路直直走就对了。

南山不难找,但对体能较弱的人来说,有点难爬,因为有些路段真的很斜,不过若你对南山有兴趣,小编为你策划了低难度和高难度的登山路线。
从山脚下爬到半山的南山大伯公庙,或把车子和摩哆停在南山大伯公庙,才开始爬山攻顶,这都是低难度的路线。

中等难度则是骑摩哆上到四分之一的高度,把摩哆停在休息凉亭旁,开始徒步登山攻顶。
高难度路线,当然是从山脚下,一步一步走到攻顶为止。

南山又名炮台山
这座南山,还有另个称号,就是炮台山。

顾名思义,以前这座山上有大炮,因为曾是英兵和日军的战事基地。
当然现在都没了,虽然大炮已不在,但“炮台山”一名,就一直被后人沿用至今。

南山的登山入口处,有个告示牌,写着炮台山,排序接下来才是南山大伯公、榴梿窝大伯公及菜园领大伯公。
没错,山上除了有南山大伯公庙,沿路登山途中,都会看见左右两旁的榴梿树,从山脚到半山最为集中。
南山有人居住,一直沿路攻顶时,沿途都会看到山上人家所种的蔬果,包括百香果、红辣椒、四季豆、羊角豆、木瓜、香蕉树、红毛丹树、水蓊树等,叫人目不暇给,犹如置身在金马仑菜园。
南山风景如画
爬南山,是为了看风景!
运动是为了锻炼身体,但爬南山除了是运动,更是为了欣赏那如画的风景。

走南山最惬意的事,就是此山风景真的很美,若是碰上前一晚下过大雨,早晨登山时天气更凉爽。而山上更是被蒙上一层白雾,犹如人间仙境。
若你站在南山半山,可饱览整个垄尾、发林和亚依淡的景色。
走得越高看得越远,到了更高处,先入眼帘的是槟城第二大桥,再一路往上爬,可以看到乔治市。

若走得累了,可以停下来拍照喘喘气,只要不放弃,还有更美的景色在等你。
快要攻顶时,抬头望向左边是宏伟的槟城大桥,右边则是浮罗山背,葫芦岛也在视线内。
南山的山路有些是铺了水泥,有些路段则是碎石路。
日军留下金条宝物
爬南山也能寻宝!
当地老居民透露,当年二战结束后,英军和日军都相继离开曾占领为战士基地的南山,当年坊间有流传日军离开前,留下一大堆金条、宝物,甚至军火。

但到底有没有人成功寻宝,就不得而知。而山上人家在南山开垦园地栽种时,曾挖到过无法腐烂的日军“遗物”,包括军刀、水壶、作战头盔等。
又名炮台山的南山,当年山上有大炮,居民指日军甚至在山上挖隧道。

而英兵和日军,都看重南山的海拔高度适中,在山顶上设瞭望观察站,旧关仔角、海墘和西南区海域就能一目了然。
据说,当时英国军担心日军从水路攻入槟城,所以在南山观察站时刻监视,一旦有任何风吹草动,旧关仔角和峇都茅(现址是战争博物馆)的炮台就会发动攻击。

但最后,日军从泰国陆路入侵槟城。
报导/摄影:陈紫凌
剪接:纪允贤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