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辣死你吗】梁仪雅:给你先爽后痛

当人民在痛喊“什麽鬼都涨价啊”的时候,万万没想到地方政府的税务,也会跟随“潮流”也涨啦!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对啦,我就是在讲门牌税啦。相信现在很多人已经陆陆续续接到MBPP的“红炸弹”,应该是有人欢喜有人忧。欢喜并非豁免,而是其门牌税因徵税幅度调低,而税率保持。
忧,不必说了,就是那些所谓被称为“有钱人”的非B40群体了。在面对物价上涨之际,非B40群体也是和B40群体一样面对生活压力,如今门牌税又增加他们的经济负担。
首长说,州政府从2005年至今没有调整到门牌税。门牌税不是不可以调高,但是为何选在现在经济不景的时候?
说人民不想和政府同甘共苦吗?也不尽然,但也得看政府花钱的态度。
门牌税一直都是地方政府最大的收入,可是希盟在2016年大派糖果,豁免廉价和中廉价屋的门牌税。当时的首长林冠英在2018年也坦言,这笔豁免门牌税导致槟威两地的市政厅赤字近亿。这是不是表示,当时这样的所谓减轻人民负担的政策,现在却要承受痛苦了?
槟岛市政厅在过去3年没有了最大的门牌税收入,其实更应该谨慎用钱。所谓开源节流,地方政府的开源是否正确?又节流了什麽地方?
日前採访了一场为“第7届亚太城市论坛”的宣传推介礼。MBPP花费至少7万令吉在巴士站、巴士、渡轮贴上该宣传广告。令人不解的是,该论坛的目标观众是谁?在巴士、巴士站、渡轮打广告,会吸引到目标对象吗?广告效益又会有多大?
当然,不能以一个案例就指责MBPP挥霍,但是却足以令人质疑MBPP是否理财精明?
所以,在门牌税暴涨课题上,我怎麽会有一种“先给你爽,再给你痛”的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