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北马头条】 伯公埕小贩 暂离15个月 变迁有不捨 搬空要时间 地点盼安排
(大山脚25日讯)与伯公埕感情无法分割的贩商,他们之中有对这项变迁感到不捨,有要求通融多些时间搬空,有者亦盼获安排地点安顿!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今年7月发生火患的玄天庙要重建,紧邻该庙11间旧厝要修復,伯公埕也会一併美化,本报记者今日走访当地发现,贩商普遍贊同修建美化工程,唯他们也面对15个月工程期间,需搬迁他处营业的变动。

对于已原地经营多代的小贩来说,熟悉的工作环境将因工程计划后有所改变,一些小贩对于这变迁亦感到不捨。
这些大山脚福德正神会理事会的租户(贩商),由于必须在10月20日前搬空,有的贩商需要多些时间准备搬空,有的仍在物色暂时经营地点,有的则希望能安排地点,以便贩商一起搬迁、一起安顿,再一起回来。

据向贩商了解,向来每3年更新一次的租约,今年首次以1年为期限更新,当时也有说明会有相关的计划,而大山脚福德正神会于9月19日致函租户通知后,昨日召开记者会宣布计划详情。
在玄天庙旁的亚合咖啡馆,从业主谢锐泉(53岁)的公公、父亲,到目前让孩子参与经营共走过4代,其地点将在工程中被拆除。

拍摄:罗健杰
谢锐泉希望能给多些时间搬空,及安排地点安顿,否则这15个月他只能自想办法,他也要求工程后能给予他原本大小的空间经营。
他贊同该计划,很多小贩也同意,只是大家为了生活,目前是担心这期间何去何从,约1年半期间顾客料将往外流,盼该会能有计划推广,重新吸引顾客回流。
他会通过社交媒体,告知顾客暂时营业的地点。

小贩食客 记忆扎根 对伯公埕有感情
谢锐泉说,小贩与伯公埕的感情不可分割,而很多食客和小贩,从小到大的记忆在此,亦有了感情,希望理事会能体谅,毕竟是有玄天庙,才有小贩。
他指出,每3年更新一次的租约今年只给1年,当时也有讲明此计划,只不过近期小贩突然被告知下个月20日前就要搬空,时间上较为紧迫。
从父亲时代至今已经营60年,跨3代传给孩子接手的广西福建麵档口(广西咖啡屋前),其业主易文祥(67岁)希望理事会能提早完工,毕竟小贩是手停口停。


易氏也是伯公埕贩商公会总务,他说,该理事会应与伯公埕贩商公会协商,希望这裡经美化后,不会有太大改变。
“我们同意维修,但要保留原貌,毕竟这裡数十年来的景象,是回乡游子回味从前的地方,也保有古早味美食。”

水果摊档业者 许喜隆配合计划
在玄天庙旁,经营传自父亲许木兴(85岁)经营的水果摊档,接手经营30年的许喜隆(59岁)说,对于工程计划的展开,他会接受及愿配合,但最重要是,工程后妥当安排回营业地点。
其店铺位于计划中会被拆除的位置,目前,他还没找到合适的地点暂时搬迁;他说,美化计划是好的,只是小贩方面会受影响,如果有安顿地点就好摆卖。

对此,易文祥补充,大山脚福德正神会最好能安排,在靠近市区一带的暂时安顿地点,让小贩集中在一起,集中人潮。
食客盼保留原貌
重建修復、美化之馀,食客还盼原貌保留!
伯公埕,是食客锺裕祥(47岁,鱼商)和太太洪俊芳(43岁),从小到大都会光顾的美食天堂,锺裕祥贊同这项计划,毕竟能美化,也能提升环境卫生。

他俩希望,工程后可保留原来的古早味,和小地方古迹,这计划对小贩而言,会是一段过度期。
另外,来自新加坡的食客陆彼得(74岁,退休人士)因有亲戚住槟城,多年来每回访槟探亲,到伯公埕吃麵是他的习惯——原因无他,陆彼得总觉得,伯公埕的美食最好吃。
他希望相关工程进行后,不会出现太过现代化的设计,并保持古早面貌。

其友人许文棒(65岁,退休人士,来自新加坡)认为,伯公埕美食好吃又便宜,他愿等到15个月后完工了,再到伯公埕品嚐美食。
白云吞麵档 或暂休
从伯父传承至本身经营,已有70、80年之久的白云吞麵,业者郑牛(72岁)打算暂觅地点经营,或暂时停工休息。
不过,他并不会搬离原地,以免流失老顾客;他本身支持相关计划的展开,也希望一切工程完成后,可以传给第三代,由孩子接手其白云吞麵档,继续在老地方经营。


较早前,大山脚福德正神会本月19日起已陆续通知周遭的租户,以在一个月内(10月20日前)搬空,让路玄天庙和旧厝进行重建及伯公埕美化工程展开。
该会预料全盘计划,约需耗时15个月,鉴于伯公埕地方狭窄,施工不易,经多方的考虑安全设施及提升卫生环境,并遵循市政厅的指示,决定开始一次性的全面修建行动,尽量缩短工程时间,盼惠及各租户与市民,早日矗立大山脚新地标。
↓↓相关新闻↓↓
◤玄天庙一带将美化◢ 庄佛和:盼贩商配合(2016年2月23日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