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患一淹易踩空 防洪沟没栏 怎麽行
(北海22日讯)“请建围栏,我们不想有人成为受害者!”
地势低洼的北海信达园Medan Melur Utara,过去50年一直都是水患黑区;然而,流经居民屋前的100尺防洪沟,却没有建设围栏遮挡,引发安全隐忧。
居民担心一旦防洪沟涨潮,雨水溢满淹上马路,在没有围栏作为屏障下,恐发生有人误踩坠沟的意外,因此希望当局尽快采取行动,兴建围栏。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居民们今日向峇眼马华投诉,并带领媒体巡视有关“夺命陷阱”。Medan Melur Utara一带约有30间屋子。
当地居民李自强(40岁,拉电技工)指出,该区是水患黑区,只要下大雨长达15分钟就会淹水,单单今年已发生3次,其中3月最严重,雨水排水不及,淹上马路。

他说,为了预防水患,居民们两年前发动成立防范水患小组自救,清理面对阻塞的防洪沟。
“自从排防沟完成加固提升后,当局就没有再采取任何安全措施;我们担心,一旦水淹路面,民众在不知道是路或水沟的情况,可能失足坠入排洪沟。”
据他了解,有关排洪沟的高度,是到其胸口部位,因此不容大意。
询及是否有向当局反映,他表示,过去多年都有投诉,但都不了了之。
峇眼惹玛区州议员孙意志随后受询时回应,他将向威省市政厅查询,是否有计划在该防洪沟建围栏。
“不只是Medan Melur Utara,有关在北海光华学校旁的防洪沟建围栏一事,我也会向当局跟进。”
当天出席的峇眼马华前锋队,计有林囸锋丶陈幏蓎丶曾伟仁和洪国钟。


沟渠浅窄 易酿水患
旧式住宅沟渠浅窄,无法负荷庞大雨量,信达园4条巷弄的住宅区近100间屋子,最近一两年频频饱受水淹进屋困扰,令居民闻“雨”色变。
受影响的住宅区,分别是Lorong Melur 2丶4丶6,以及Tingkat Melur 7。该区花园至今已有30多年历史。
李自强说,该区今年共发生3次水患,最近一次是六七月间,居民为此向威省市议员邝志祥反映,孙意志州议员过后也有到来巡视,并表示会开通一条沟渠,但最后没有下文。
“沟渠的水已经不能流通,形成死水,还滋生孑孓,担心引发蚊症。”


陈幏蓎说,峇眼马华接获投诉后,曾透过威省市政厅的“MyMBSP”手机应用程式,作出投诉,但问题依然没解决。
林囸锋希望当局能派专人鉴定当地沟渠阻塞的原因,让居民摆脱水患困扰。
疏通排水至防洪沟
孙意志指出,威省市政厅有计划在斯里峇眼惹玛礼堂旁开通一条沟渠,以疏通该花园的排水至防洪沟;惟他强调,即使建水沟也不保证该区能摆脱水患问题。

“如果雨势很大,水量无法迅速排出,加上防洪沟涨潮,还是会淹水。”
他披露,建水沟的用意,是为了方便疏通住宅区的排水至防洪沟一带。

他说,自从上任后,他动用其选区拨款和财政部长林冠英的一些拨款,提升防洪沟,如今每天都有清洁工友在垃圾闸门处挖垃圾,且每周也有市政厅挖泥机去进行清理。
针对当地沟渠浅窄问题,他说,该区屋子于80年代兴建,属于旧式住宅,因此他已透过邝志祥市议员提呈建议,要求市政厅重新提升或加宽当地的沟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