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北马头条】“开心一组”医院当义工  引路解答  领药送药  样样来! | 中國報 China Press
  • 首页
  • 最热新闻
  • 告别式
  • 中国报 CPTV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今日北马头条】“开心一组”医院当义工  引路解答  领药送药  样样来!

    (槟城31日讯)“开心一组”,乐当医院义工!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62岁的陈连福及71岁的吴赐梁,自10年前开始,就在槟城中央医院当义工。

    他俩都有心脏病,动过心瓣手术,因此自称是“开心”一组。

    陈连福(左起)和吴赐梁,是槟城中央医院的义工,两人自称“开心一组”。

    两人接受《中国报》记者访问,对当义工一事,侃侃而谈。

    原来,10年前他们恰好一起住院,并发现许多老人家,在医院求助无门,不懂得说国语、不懂得要去哪个部门看病等。

    因此,他们下决心,出了院,要当义工服务人们,结果一当就当了10年。

    吴赐梁每周一至周五,每天6时许,天还未亮就到医院,坐在柜台处充当“咨询人员”,为一大早就到医院的人们,解答各种疑问。

    较后,医院职员上班时,他才离开,并到门诊部、眼科部巡,看看有谁需要帮助。

    吴赐梁说,医院眼科部是挺多老人的一个部门,他通常会驻守在一区。 (档案照)

    陈连福则在早上9时许到医院,巡一巡各个诊室、部门、病房等,提供援助。

    大约中午时分,两人又会领着一包包的药物,离开医院;他们会把这些药,送到有需要的病人手中。

    吴赐梁说,相关病人都是行动不便,只能待在家里等药到。

    “我和连福,各有10多个病人的药需要送。”

    他笑说,除了送药,有时也要帮忙做一些琐碎事,比如帮病人买粿条汤、买报纸,甚至载送对方去看医生等。

    吴赐梁展示他所带的创可贴,以及准备送去给病人的药物。

    两名义工,已年过60岁,各有心脏相关疾病,一个步履蹒跚,一个则会气喘,但是却坚持当了整10年的义工。

    问他们,什么时候会“退休”,陈氏说,做到不能动为止,吴氏则反问,一堆病人等着他送药,怎么退休?

    说罢,两人相视一会儿,哈哈大笑,名符其实“开心一组”。

    当义工坚持不收钱

    陈连福说,当义工坚守原则,不收任何钱。

    他说,曾经有一次,有个病人要他先帮忙付5令吉的专科诊疗费,等女儿到医院后,才还给他。

    “我帮他付了钱,不久,对方的女儿到医院,想还钱给我,我坚持不收。”

    他说,钱已经付出去,就不会向病人收回来。

    吴赐梁(左)问候一名行动不便,坐在轮椅的病人。

    此外,吴赐梁说,其实他帮忙的病人中,不乏有经济能力者,但他从来不向对方收费。

    “帮忙买粿条汤、买报纸,我们都不收过他们的钱,他们要给,我们也不收。”

    他也坦言,若真要赚钱,倒不如去老人院照顾老人,每个月都有薪水收。

    帮过曹观友

    吴赐梁说,多年前,他曾经在医院帮过时任槟州地方政府主席的曹观友。

    “曹观友毫无架子,他来到医院不懂要怎样找医生,我帮忙带路,而且是两次。”

    不说不知,槟城中央医院有两名“开心”义工,为病人提供帮助。

    他也笑说,有次时任首长的林冠英到医院,他还和林氏说过话,指两人都是服务人民。

    “不同的是,我没有薪水。”

    他也称赞槟城中央医院巡察委员会前任主席林敦良,在任期间帮了许多病人。

    “有时候,我们看到病人行动不便,需要轮椅时,我们替他找林敦良求助,林氏很快就给予帮忙,送病人轮椅。”

    另外,曹观友早前在大山脚瑶池金母慈善基金会,移交医疗用品给槟城中央医院的活动上,也称赞医院义工帮了病人不少忙。

    塑料袋创可贴随身带

    义工随身带塑料袋、创可贴;小举动,却是大大的温暖。

    陈连福的腰包收了多个塑料袋,他说,这是让病人装药用。

    “看到病人手捧着大把药时,我会递上塑料袋,让对方装药。”

    一个个的塑料袋,可以为病人带来很大的帮助。

    他笑说,有人还以为他“卖”塑料袋,不敢要。

    “这些塑料袋,都是平常买东西后,循环再使用的。下雨时,这些塑料袋也能避免药物被雨水淋湿。”

    至于吴赐梁,身上总有几个创可贴,看到病人抽血后,伤口仍在流血时、或是贴在伤口的棉花已脱落时,即送上。

    “这些创可贴,都是我自己买的。”

    陈氏说,开始当义工时,许多病人会给予异样眼光,甚至给脸色看,以为帮忙推轮椅、给塑料袋,都是要收钱的,但其实他们从未收过钱。

    “现在很多医院的常客都认识我们,知道我们是义工。”

    槟城中央医院每天有大批病人看诊,当中有许多长者,不懂的国语,或者不知道要去哪个部门看医生。 (档案照)

    义工路上无后顾之忧

    吴赐梁本身拥有储蓄,加上家人的支持,因此在当义工的路上,无后顾之忧。

    他说,本身育有一对儿女,两人都已经有经济能力,无需为他们费心。

    “他们也有给我零用钱,所以我不必多操心。”

    他也坦言,本身在退休前,是一名会计师,公司给的待遇不错,加上公积金、保险等储蓄,让他没有太多的经济负担。

    “当义工,每个月至少需要花2、300令吉在病人身上。不过,我还可以应付。”

    报导/摄影:梁杰华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本網站有權刪除或封鎖任何具有性別歧視、人身攻擊、庸俗、詆毀或種族主義性質的留言和用戶;必須審核的留言,或將不會即時出現。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