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北马头条】糯米大涨价 蕉叶缺货又喊涨 年糕价格也“年高” | 中國報 China Press
  • 首页
  • 最热新闻
  • 告别式
  • 中国报 CPTV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今日北马头条】糯米大涨价 蕉叶缺货又喊涨 年糕价格也“年高”

    (槟城12日讯)糯米大涨价,蕉叶又缺货,年糕生意越来越难做,年糕价格也“年高”!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年糕的主要材料是糯米,今年糯米价格飙涨近90%,又越来越少人割蕉叶,业者叹成本重,晚上又要熬夜看炉火,这生意是越来越难做,价格也不得不调整。

    年糕制作业者林美珠接受《中国报》访问时说,去年“一乾当”(Gantang,传统秤量单位,约3.6公斤)糯米12令吉,今年飙涨至22令吉!

    摄影/剪接:纪允贤

    “今年糯米真的很贵,我们用的是泰国进口糯米,现在马币乏力,泰铢发力,所以来价很贵,成本加重很多。”

    她也说,磨糯米的工钱成本也加重,去年一次磨糯米工钱是10令吉,今年也加价,要12令吉。

    “还有蕉叶,去年1公斤12令吉,今年15令吉了;全部材料都起价,不知道行情者,还以为我们越卖越贵。”

    林美珠自小跟着妈妈制作年糕,每年农历新年都会做年糕来卖,有40多年经验。
    林氏姐妹售卖的年糕有几种大小,小至沙丁鱼罐头罐,大至婴儿奶粉罐。

    林氏姐妹制作的年糕,从最小罐(沙丁鱼罐头)到最大罐(婴儿奶粉罐),有好几种大小。

    林幼丽说,今年材料涨价,年糕价格也跟着调整,不过小罐的还是卖一个3令吉而已,今年没涨价,只是配着来卖。

    “第二小罐子是汽水罐,今年加50仙;龙眼荔枝罐头的罐子,去年卖6令吉50仙,今年卖7令吉50仙。”

    她接着说,最大罐的去年卖20令吉,今年卖25令吉。通常大罐的是公司和企业会买,寓意生意做大,一些外州客也会来买。

    她也说,比起往年,今年的情况很差,市场很慢热,有些消费者能省则省改买便宜的仿制年糕。

    林氏姐妹在大路后巴刹的摊位,每年卖到除夕夜晚上7时。

    有些消费者能省则省,改买1令吉一个的仿制年糕。
    林美珠将糯米和白糖,倒入机器搅拌。

    蕉叶难找


    林美珠说,现在越来越少人割蕉叶了,年轻人都不做,上了年纪大又病老,市场上要找蕉叶货源也不容易。

    她说,制作年糕的蕉叶是烘过的,以前买的蕉叶是现成烘好了,现在蕉叶缺货,自己找回来的蕉叶还要用火炭自己烘。

    现年58岁的林美珠,自15岁跟着母亲制作年糕。她与姐妹们在大路后巴刹售卖年糕和年饼,其他华人传统节庆就制作应节的糕饼。

    林幼丽售卖年糕,趁空档时一边剪蕉叶。

    年糕主要是她在制作,妹妹林幼丽则帮忙制作前准备工作和售卖。

    她们一年下来还要收集很多罐子,不同大小的,这些罐子需要清理,还要一个个剪开,林美珠说,有时剪到手指都痛。

    “这些辛苦又繁复的工作年轻人哪要做?我们明年都不知道还能不能做,可能十多年后就没人做年糕了。”

    除了一年下来要收集很多罐子,还要清理罐子,然后一个个剪开,有时剪到手指痛。
    年糕要蒸足足12小时,林美珠每年做年糕就不够睡,晚上要看顾炉火。

    制年糕辛苦工


    年糕是农历新年必备,祭拜神明和祖先的传统糕点,但制作过程耗时耗力不简单,可谓是“糕糕皆辛苦”。

    本报记者清晨7时到访,林美珠已在忙着搅拌磨好的糯米和白糖,再准备灌入不同大小的罐子,放入蒸炉蒸长达12小时。

    期间若出状况,她还要重新做过。

    她告诉记者,做年糕期间她每晚只眠几小时,半夜要起身好几次检查和调整炉火。

    “制作年糕不容易,除了熬夜,其实工作很多,以前我们还要自己磨糯米,现在是买现成磨好的,但还要自己搅拌白糖;以前我们是手工搅拌,现在用机器,比较方便,但那部机器也要几千令吉。”

    林美珠小心翼翼,将年糕放入蒸炉。

    年糕有禁忌?


    长辈都说,别人在做年糕时最好静静别出声,因为年糕很“pantang”(有禁忌),乱说话会破坏年糕。

    对于这个说法,做了几十年年糕的林美珠说,年糕的确很pantang的糕,但她本身是百无禁忌,没有Pantang。

    她分享说,曾有家里有白事者看了年糕制作,那锅年糕就出问题,怎样弄都不好看。

    “我自己是没有pantang,一些人若面对奇怪的状况,会用花水洗乾净锅子再做过,我只是用传统扫帚扫扫地上。”

    她也说,一些遇到上述状况变得不好看的年糕,只要花点心思去整顿过就可以解决。

    人家说年糕有禁忌,林美珠自有一套方法,将出状况的年糕弄得美美。

    报导:陈丽玉
    摄影/剪接:纪允贤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本網站有權刪除或封鎖任何具有性別歧視、人身攻擊、庸俗、詆毀或種族主義性質的留言和用戶;必須審核的留言,或將不會即時出現。

    我们的年糕 户外一起制作 卖你多元年糕

    (居林21日讯)年糕我们一起做,卖你“多元种族年糕”。

    还有数天便是农历新年,居林新西园大路边一新春档口近来忙得团团转,华裔档主与印裔员工赶製年糕应市之际,一旁椰浆饭档巫裔小贩,时不时就来加入帮忙做年糕。

    一锅接一锅的年糕蒸熟,锅盖掀开,香气四溢,这被档主老闆随口取名为“多元种族年糕”的华族传统年糕,糕香味裡头不只代表了五穀丰登,更有与他族分享製作年糕的意义。

    拍摄:罗健杰

    更特别的是,档主林财达(41岁,来自居林)是在街边的摊档遮棚底下,直接公开式製作年糕,打破一般传统认为做年糕时“閒人勿近”的禁忌印象,这点就连到来协助林氏的巫裔小贩也觉得“反传统”。

    “我们一起做的年糕”;左起为希尔米、林财达、仄玛哈妮和黄群媄。

    林氏每年都会应节摆卖年糕和年柑,如此有7年之久,与隔壁经营有20多年的椰浆饭档为邻,巫裔小贩仄玛哈妮(56岁,来自居林)时不时就过来义务帮忙,与林氏的印裔穆斯林员工希尔米(21岁,来自居林)一起做年糕。

    林财达受访时认为,各族齐製年糕体现我国多元社会,早前他拍了些照片上载社交媒体,并非要宣传档口,而是纯粹分享年糕可公开製作;但,却也因画面呈多元之美,引起网民的转发和分享。

    林财达(中)在仄玛哈妮(左)过来帮忙时,教导年糕製法,右为希尔米。
    仄玛哈妮(前)协助林财达製作年糕。(林财达提供)

    “我相信很少人有机会看到年糕的製作,因此在外製作年糕也有机会给大家看见,懂得年糕是怎么製作的。”

    他说,他知道做年糕有传统禁忌,即一般不允许外人,随便进入厨房观看,深怕说了不该说的话,年糕做了不美、生孔或不熟。

    “我一开始做是半信半疑,亲自做后就觉得与其说是禁忌,不如说是火候的控制不当导致品质受影响。”

    林财达(右)展示福建人拜天公用的“大年糕”。

    希尔米:有幸参与製作

    为林财达打工的希尔米说,他已第4年製做年糕,并按老闆的指导和吩咐,参与搅拌、蒸製等年糕的製作。

    靠近新年,虽然顾客最后一分钟赶买货,但他们并不急著做,坚守传统製法,一锅做好就卖,卖完再做一锅。

    林财达“公开”蒸製年糕,其员工希尔米在场细心看守火候。(林财达提供)
    与其说禁忌,不如说,年糕品质与火候及食材等因素息息相关。

    林财达说,一锅可製逾百个年糕,一锅需耗用16个小时蒸製,因此赶货期间,他22小时都要在摊档看守火候。

    另外,他认为,以前年代做年糕时,由于是起火烧柴蒸製,火候必须控制得当,火势太大或太小,都会影响年糕品质,因此与禁忌无关。

    其妻黄群媄(35岁)说,年糕手艺传自婆婆,依据传统製法,在製作上也使用白糖加入,而不是适用数小时就能看见色泽的黄糖。

    她说,巫、印裔顾客都有光顾其档,知道其成分及吃过年糕者,都会回头光顾。

    配合农曆新年,仄玛哈妮的椰浆饭档口也卖起年饼来。

    年糕不易做 仄玛哈妮:过程有趣

    仄玛哈妮坦言,製作年糕并不容易,尤其是要把香蕉叶放置在铁罐裡,若做得不好就会有破漏,这点需要功夫。

    她品嚐年糕后发觉口感好,味道香,但把这甜甜的年糕,混入蕃薯做成炸年糕更美味。

    她想起,以前在甘榜生活的年代,华裔製作年糕时,按照传统老人家的说法,都不允许别人进入厨房观看,有禁忌之说,因此林财达在外製作年糕的方式较特别。

    仄玛哈妮(中)在林财达的档口旁经营椰浆饭档,人手不足时,就会过去帮忙林财达。

    除此以外,以她对糕饼製作的认知大有不同的是,她发现年糕的製作没有加入椰浆,只是简单的糯米和白糖等,年糕切片,炸年糕。

    虽然製作年糕看起来不易,但参与製作却让她觉得有趣,如有机会,她也想做年糕。仄玛哈妮的档口,也经常会配合各族的节庆贩卖不同的糕饼,而这一次她的摊档桌上,就摆卖著黄梨酥。

    报导/摄影:罗健杰

    ↓↓相关新闻↓↓

    *本網站有權刪除或封鎖任何具有性別歧視、人身攻擊、庸俗、詆毀或種族主義性質的留言和用戶;必須審核的留言,或將不會即時出現。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