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钱包还未热起来 只有年轻小贩开始用
(槟城17日讯)电子钱包热潮似乎尚未热起来,日落洞巴刹仅有几名年轻小贩开始使用电子钱包收款,而老人则不太热衷于使用电子钱包。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胡记肉干行(日落洞巴刹)老板陈文(30岁)说,他每天会在3个地方摆摊,通常午市及夜市的消费者比较年轻化,所以使用电子钱包付款者较多。
他是自去年11月份开始以电子钱包收款,但消费者是在12月尾,才开始积极使用电子钱包,目前他的顾客群中,约有30%是使用电子钱包消费,而70%还是选择现金消费。

他认为,若持续大力推广,相信效果会更显著,毕竟现在还在初创时期,就已经有30%的顾客使用电子钱包。
“我曾经去过中国,体验过当地使用支付宝的方便性。所以当我看到本地有推出电子钱包时,我就马上注册使用,用过之后真的觉得很方便,因为顾客扫描付款后,那些钱在两个工作天内就会转账至我的户口。”
他指出,若使用现金交易,他必须与银行或商家兑换零钱,并且需要支付些许的手续费,而使用电子钱包,就可免去这层麻烦。

日落洞巴刹的不锈钢器具小贩黄嘉欢(33岁)则说,他自2018年年尾已开始使用电子钱包收款,但是大概在去年7、8月时,反应比较热烈,相信是因为电子钱包的促销、现金回扣等,吸引消费者使用电子钱包,但促销期之后,反应又淡下来,直到最近,相信是随着免费30令吉电子红包政策的推行,消费者又开始踊跃使用。
他说,多数是50岁以下的消费者,才会使用电子钱包,老人则比较少,而他的顾客群中,其中只有10%使用电子钱包付款,90%的消费者还是使用现金。
高峰时期 商家无法分身指导年长顾客
郭顺发(33岁)是一名精油皂小贩,他认为,最近发放免费30令吉的电子红包政策,是个好时机,必定会有消费者开始使用电子钱包,所以他最近也申请使用电子钱包收款。

他说,政府推行无现金消费模式,有利也有弊,商家虽然可以免去找零钱的麻烦,但是在忙碌的时候,若遇上年长者不会使用电子钱包,商家可能会无法抽出身来指导年长者,因而错失生意。
他指出,虽然他刚开始使用电子钱包收款,但是不难发现,有不少安娣顾客会好奇,看到档口的二维码图案,会提出疑问,相信老人家也正在慢慢适应无现金的模式。
神料中心 也用电子钱包
好运神料中心老板周国源(58岁)说,他的顾客群多数是老人,但会使用电子钱包的并不多,除非是教育程度较高,并长期有接触高科技产品的老人,才会尝试使用电子钱包。
他说,有些安娣可能想要学习使用电子钱包,但是拉不下面子向人请教,所以可能因此无法推行电子钱包消费的观念。

他指出,其店内仅有10%以下的老人顾客会使用电子钱包,其他都是比较年轻或有长期接触高科技的顾客。
另一方面,根据《马新社》报导,双溪赖立信花园的巴刹,也开始有看到电子钱包入驻的迹象,不少商家也开始选择使用电子钱包来进行交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