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趴趴走】 威中稻田 好风光!
(大山脚23日讯)日出,曙光微露,你若身处督坤山脚下的广袤田野间,那是什麽样的一种感受?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早晨太阳在山后初升,勾勒出山景轮廓,照映萦绕山间、覆盖山顶未退的晨雾,呈一幕朝气蓬勃,田野没有光害,天微亮之时,抬头可见清晰星空。
这座位于威中柏马当尼蒙路旁的水稻,长久以来与督坤山衬托著彼此的美,不同的耕种时期,展现不同的田野风光,插秧前后的稻田水面形成“天空之镜”,处处可见漂亮倒影,稻米生长后一片绿油油,收成前化为遍地金黄,届时处处又是景。
拍摄:罗健杰
穿梭稻田间的小径,是稻农到田里作业的道路,也是附近甘榜和住宅区居民跑步、骑脚车的好去处,晨运者远离城嚣人声,享受独乐乐的滋味。
高巴三万河灌溉滋养著稻田,早晨流水潺潺,村民在旁钓鱼,稻田吸引了以螺类为食的一大群钳嘴鹳,助稻农除害——以上,是身处早晨田野间的感受。


槟州的稻田,主要座落在威省,其中又以威中、威北为主要地区,从威中的峇东埔至威北,而威中的稻田区,因与督坤山、日出形成一线,有了以上赏景的先决条件。

美景,不一定只在早晨;晴天的午后,偶尔乌云“大军压境”,大雨降在远处,也能欣赏到壮观的“阴晴两半”景象。


据向村民了解,田间只有一辆车宽度的小径,可通柏玛当尼蒙路、高巴三万、督依隆、柏马当拉哇(马石油油站旁)及峇东埔路(玛拉工艺大学前),四通八达。
据了解,如以柏马当尼蒙路为分界开始,至稻田与山脚隔著的甘榜丹那烈和古鲁花园,此稻田区面积估计9平方公里。






槟每公顷稻米 平均收成最多
槟州虽是全马第二小的州属,但稻米收成在全国却是数一数二。

较早前,槟州农业及农基工业委员会主席阿菲夫就曾披露,槟州去年每公顷稻田收成达5.428吨,比去年全国平均值4.19吨还高,也较其他州属高,未来更是要放眼达到6吨目标。



据了解,槟州现有1万3850名稻农,根据资料,槟州有1万2782公顷稻田,其中有97.57%或1万2472万公顷稻田是在威省。
由于稻田属“粮仓”贡献重地及当地农民所有,前往稻田区,建议徒步进入,务必顾及自身安全及照顾四周环境整洁,勿留垃圾,禁止“下田”践踏破坏稻农心血。
报导/摄影:罗健杰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