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相:宏愿学校可团结各族 化解政治化课题
(浮罗交怡22日讯)首相敦马哈迪医生相信,宏愿学校可团结各民族,及解决教育政治化的问题。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他说,宏愿学校可化解问题,当国民学校丶华校及淡米尔学校同一屋檐下,学生们一起学习丶玩乐及用餐,建立一个完整的马来西亚身分。
马哈迪强调,宏愿学校将根据教学媒介,将来自不同学校的学生团结起来。

他说,反而,国民学校和多源流学校课题,是教育被政治化的例子。
马哈迪也是代教育部长,他日前在浮罗交怡受访时遗憾,国内教育课题被政治言论拖累,而不是去分析和讨论对学生和国家有好处与否。
他对教育被政治化感到失望,这让政府的工作更困难。
“当政府作出一项决定时,人民(应该)视为正确的决定,我们不是在为某个特定群体而做的决定。”
马哈迪在1981至2003年首次担任首相时,推出宏愿学校政策,至今国内共有5所宏愿学校。
董总过去也反对宏愿学校政策,首相谴责董总为极端分子,因为它反对政府通过教育,团结各族人民。
另外,他说,华小四年级国文科纳入爪夷文教学,引起热议,并讨论涉及种族和宗教,长达数个月未停熄。
不同语言的(教育)体系 分开各族
“没有其他国家像大马一样宽容。”
马哈迪所指的是政府允许多源流学校使用母语,而非单一语言为媒介语教学立场。
他列举一些只使用国家语言为媒介语的国家。
马哈迪说,政府对多源流学校的支持,造成学生及使用国语的国民学校学生之间的分歧。
他说,语文代表着个人的国籍,如果
想学习其他语言,那很好。
“但你坚持使用不同语言的(教育)体系,那你正在把人民分开。”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