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伸手将军” 大发新年财 30行乞者 观音亭乞讨
(北海、大山脚26日讯)踏入年初二,不少善信到北海和大山脚观音亭上香祈福,近30名“伸手将军”也纷纷出动到这两个观音亭外“找吃”,大发新年财。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记者今日走访北海观音亭,发现约有20多名行乞者涌入该庙,等待善信施捨;大山脚观音亭的反而不多,目测仅有5、6人。

据观察,这些行乞者都有一个共同点,就是四肢健全,华印裔及各年龄层都有,但以印裔居多;一些甚至全家出动,抱著婴儿或携带小孩前来,以博取善信的同情心。
一名在北海观音亭行乞的华裔老翁(72岁)受访时说,他于昨天大年初一,就涌入该庙行乞赚些外快,收获约80令吉;由于今天香客较少,相信收入会比昨天差。

他坦言,行乞是无可奈何的事,因为本身患有糖尿病和高血压,加上年事已高无法工作,如果平时没有行乞,就会到茶室捧餐。
北海观音亭老庙祝郑振菊(92岁)指出,年初一前来行乞者约有整百人,今天已有所减少。头痛的是,行乞者的涌入已阻碍善信上香或烧金银纸,造成不便。

访问期间,部分行乞者会当起“义工”,清理香支,为其他善信提供方便。
据观察,北海观音亭的行乞者,主要聚集在该庙正门旁通往化金炉的通道,以及排排坐在拿督公庙旁。至于在大山脚观音亭,行乞者则在建筑外围牆旁的泊车处席地而坐。
一些乞讨人士发现现场有相机镜头后,转身或用手遮脸避开,以免样貌曝光,有的则毫不避嫌。他们当中除了向善信乞讨,彼此也 偶尔交流。
少数善信入庙上香祈福后离开前,也会顺手施捨给行乞者。

另一方面,大山脚观音亭外也有不少僧侣,站在庙外托钵等待信徒布施。
乱丢食物、红包封 郑振菊:制造垃圾
北海观音亭老庙祝郑振菊(92岁)指出,乞讨人士涌入行乞问题,令人头痛,不只阻碍通道及善信进香,他们领取善信布施的红包和食物后,也随意把红包封和食物残渣丢弃,制造垃圾。

她也申诉,善信在布施时,一些行乞者为免落于人后,就会蜂涌而上,因此有时也会起争执,制造纷乱。
她披露,该庙已有60年历史,每逢大日子,如农曆新年、农曆初一和十五,观音诞如农曆二月十九、六月十九和九月十九,卫塞节和中元节等,都会吸引许多行乞者上门。
其徒弟苏和音说,为解决行乞者为患问题,该庙曾要求警卫局人员站岗,但行乞者仍视而不见,还是能进入该庙范围。
“我们曾经向福利局投报,该局也派员带走行乞者,但问题始终无法解决。”
北海观音亭于除夕(24日)当天,是从晚上10时开放至年初一(25日)晚上约8时。至于农曆初一、十五的开放时间是清晨5时至傍晚7时,平常日子则是清晨7时至下午6时。

陈治中:曾协助联络福利局
威省市议员陈治中说,他曾协助联络福利局,该局官员也有到现场视察,但始终无法解决该庙行乞者涌入的问题,因福利局官员无法全天候在该庙驻守。
他说,威省市政厅的执法权限是,如果行乞者有造成任何交通阻塞及製造混乱,市厅执法人员就有权要求他们离开。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