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动管制14天◢ 戒严时期缺食物 71岁老翁:如今食材充足
(槟城24日讯)曾在学生时代经历1969年戒严时期,一名退休技工指目前的行动管制令,至少还可自由出门买食材,比当时来得好。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这名71岁老翁拉贾说,当年513事件发生时,他在八打灵再也一带的学院念书,戒严时期有宵禁,只有在解禁的数小时,人们才能出门买食物。
他接受《中国报》访问时说,当时他住在宿舍,解禁时就去买25仙一包的炒面。

“我和宿舍朋友们也经历过没食物吃的日子,就会一起泡咖啡和茶来分享。”
拉贾说,目前人们仍可在管制期,出门买食材,食材也充足,问题不大。
他本身每3丶4天买一次食材,有时煮一锅有茄子丶番茄丶马铃薯丶秋葵等的咖哩,就可以作为午餐及晚餐。
他说,其公寓3楼有空地可运动,他偶尔会下去走动及散步,家里也有脚车可骑。
居家工作的邱碹娥(50岁,IT经理)说,她本身比较喜欢和同事面对面交流,不爱居家工作,但疫情如此,只好接受公司的安排。

她说,居家工作会有时间上的弹性,但因需和世界各国不同时区的公司联系,所以会不自觉加班,工作时间有时比平时更长。
她平时放工後和周末会运动,行管期被禁止运动,也只好遵守。
她认为,管制期让人回到最基本的事物,过简单生活,了解到许多奢侈品及享受,并非必要。
“比起长辈们吃粥和番薯的时代,我们现在幸福多了。”

王光华(62岁,小贩)说,半个月不能开档,少了700令吉收入,还好孩子们有给一些家用。
他载妻子上班时,会顺便去巴刹买菜,逛巴刹时也会戴上口罩。
↓↓相关新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