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动管制◢ 誉玉芝:中小型确难撑 传半数餐馆 将封锅
(槟城23日讯)行动管制令自3月18日(周三)实行至今,各行各业深受影响,尤其是餐饮业业者,不管营业或不营业,都需要承担大笔开销,市场传言,接近半数的槟城中小型餐饮业业者,恐怕撑不下去。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槟城姑苏广存堂茶酒楼公会会长誉玉芝说,该公会属下会员约有360名,除了有大型的茶酒楼、中餐馆,也包括饭店里的中餐部、小贩中心里的熟食、点心业者等。
“大型的茶楼、酒楼、餐厅的菜式繁杂,需耗时准备,且价钱较为高昂,工作的伙计又多,总不能要40、50名员工每天坐在餐厅里,等待2、3名顾客上门打包吧?”

她接受《中国报》电访时指出,餐馆里的水、电、煤气,每样都是开销,若要开门营业,恐会损失惨重,但如今没有营业,还是浪费不少食材,业者根本就哭诉无门。
她说,大型餐馆通常是招待宴席,但在管制令之下,所有活动展期或取消,也没有任何聚餐、餐会,导致餐馆业者“财路”被断,员工饭碗也恐不保。
她坦言,近期确实有听说一些餐饮业即将结业,但该公会属下的大型餐馆暂无结业的打算,反而是有听闻,会有将近40至50%的中小型餐馆与餐厅将会结业。

“中小型餐厅的业者,虽说还是可以做外带生意,但在面对租金、员工薪水、各类开销的压力下,顾客人数又少,所以可能会无法撑下去。”
她说,在经济低迷的情况下,就算管制令解除,餐饮业还是可能需要一年半载,才得以复苏,但前提是各种聚会得以恢复。
“餐饮业若要恢复运作,还是需要依靠各社团、公会的支持,否则单靠家庭式聚餐,还是很难支撑下去。”
茗园没营业 开门也亏本
茗园大酒家董事经理李奕财指出,该酒家自管制令开始迄今,一直没有营业,生意额为零。
他指出,由于该酒家是位于时代广场里,就算开门营业,等待顾客上门打包也不会方便,所以就干脆暂停营业。
他坦言,就算管制令解除后,酒楼的生意还是不会理想,反而会更惨淡,开门营业也只是在做亏本生意,因为开门营业会增加更多开销,但宴会生意却不会增加。
“茗园大酒家的员工约有50人,若是宴会时期则会聘请临时工人,目前这两个月我们暂时还应付得来,也照旧出粮给员工,但管制令若再度延长,情况就不堪设想了。”
酒楼推外卖 生意不理想
北海天天鱼大酒楼经理黄存联说,该酒楼在管制令期间照常营业,并推出外卖生意,无奈营业额还是下降将近50%。
他说,该酒楼的生意一般是依靠宴会,而门市生意则占小部分。
他指出,管制令开始之后,该酒楼尝试依据市场需求,调整方向,通过外卖平台,开拓外卖生意,并推出套餐、点心外卖,但回响并不怎么理想。
“管制令结束后,我们不排除会继续外卖服务,也有考虑让酒楼员工自行去外送。”
他透露,该酒楼目前有50几名员工,每个月开销将近20万令吉。
“管制令期间,酒楼没什么生意,只需要一半的员工上班,所以就会让员工清假或轮流工作。”
报导:蔡凯盈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