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北马头条】 赶搭开斋节“列车” 槟飞禽公园等解封
(北海19日讯)景点复业遥遥无期,随着政府再度延长有条件行动管制令长达四周,已错失农历新年生意的槟州飞禽公园,期盼政府能赶在开斋节前,让露天景点以“新常态”重开,以恢复本地旅游。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该园园主黄宏振受访时说,过去佳节如农历新年和开斋节,是该园游客量最多的时刻,观光人数比平时增加10倍,虽然今非昔比,即使开业也无法保障客源,但若政府继续封园,损失难以估计。

他强调,旅游业是最先受疫情影响的行业,也是最迟复原的领域;今年农历新年,该园只来得及做年初一和初二生意,年初三因为疫情开始爆发,游客量就急剧下滑60%,惨淡经营。
他分析,事实上,观光景点分成两种,即室内景点和露天景点,室内景点因为空间封闭,若人群聚集恐增加感染病毒风险,但露天景点不一样。
“露天景点处于开放区域,比较通风,如果业者遵守政府的标准作业程序(SOP)并做好防疫,如加强景点的清洁卫生与游客安全,相信问题不大。”


他强调,该园已做好复业准备,包括规定所有员工和上门游客检测体温、售票柜台前标示1公尺的社交距离及提供消毒搓手液。
“我们也在入口处放置消毒步道,避免游客把细菌带入园区;同时也会在各角落放置三语指示牌,提醒游客保持社交距离。”
询及会否禁止没戴口罩者入内,他说虽然政府已表明不该阻止,但他还是鼓励游客尽量戴口罩,保护自己也保护别人。


“随着开斋节假期将至,希望政府尽快制定好景点运作指南,让民众到商场逛街之余,也有机会到鸟语花香的地方观光,这对他们近两个月宅在家的心理健康也有帮助。”
每天训练表演鸟
避免生疏、忧郁
禽鸟无法“登场”表演,会否因此抑郁,或郁郁寡欢?
黄宏振指出,疫情期间,封园关系,禽鸟不能表演,但该园仍照常每天训练,避免它们太久没表演而生疏,忘了一些表演技巧,甚至犯忧郁。

他透露,该园训练的禽鸟有10多只,计有鹦鹉、犀鸟、老鹰、猫头鹰和鹈鹕等,都是从小培训起,也不能与其他禽鸟混在一起。
“我们是根据表演鸟的习性来训练它们,如让鹦鹉捡垃圾、玩篮球、跑步等;至于其他禽鸟则向观众表演如何喂食。”

该园过去会安排两个时段,供禽鸟表演,即上午11时30分及下午3时30分,每个时段为半小时。
禽鸟获妥善照料
封园期间,禽鸟都获得妥善照料,没有出现健康问题。
黄宏振说,这期间,他都有返回园区打点一切,包括规定每个月一次全面消毒及换沙,指示员工每两天换水,每天清理鸟粪和更换饲料等,以保持园区的清洁卫生。

“禽鸟食量正常,有的一天喂食一次,有的两次;虽然这期间也有禽鸟死亡,但多数是年老死去,或雉鸡生蛋时因打斗而死亡。”
询及目前正值雨季是否禽鸟繁殖季节,他透露,一般上,旱季后的第一次雨量,因雨水充沛,滋润万物,野生的禽鸟就会开始繁殖。
“但我们这里不同,食物充足,所以禽鸟是全年下蛋。”
该园创园至今32年,共有300多种珍贵禽鸟,数量达3000多只,最受欢迎的是金刚鹦鹉和犀鸟。
封园“零”收入
靠储备金苦撑
黄宏振说,目前,该园都是靠储备金苦撑,因此希望申请的零利息贷款能尽快获得有关当局批准,同时也豁免租金,以协助该园度过难关。
他也希望槟州政府若继续推行“PENANG LANG优惠50%计划”,能以一对一方式补贴业者“止损”。

该为期两个月的计划,是由州政府从3月15日展开至5月15日,即给予槟城人或居住槟城的外地人,享有半价门票优惠,然而该措施实行仅3天,就碰上3月18日开跑的行动管制令。
他预计,遭受重创的本地旅游业,料需要1年时间恢复元气。
拟开发网上订票
一场疫情推高餐饮业的网卖生意,黄宏振也有意改善网站服务,开发网上订票系统,为游客提供另一项便利。
他说,过去,前来观光者都是上门购票,多数以现款或信用卡付费,但如果解封后重开,他鼓励游客适应新常态,使用电子钱包进行无现金交易。
“未来也会开发网上订票系统;至于会否仿效国家动物园推出领养计划纾财困,则有待从长计议。”

他透露,该园已近两个月没收入,但每月仍需负担6万令吉开销,包括支付18名员工薪资、禽鸟喂食费等。
“禽鸟每周须400公斤的香蕉喂食,但碍于大批香蕉已无法从泰国运入,必须每两天从本地市场采购,价格自然比较贵。”
报导/摄影:陈锋全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