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排鱼类可安心吃 渔业局:对人体无害
(槟城5日讯)“有害藻类导致鱼排鱼只死亡”,槟州渔业局主任诺艾莎向民众派定心丸,指槟州市面上售卖的鱼排鱼类可安全食用,且不会对人类的健康带来影响。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她举例说,鱼排养殖的鱼类,平日一般的价格是每公斤30令吉,但因鱼类遇红潮死亡,所以鱼排业者被迫低价出售,变成每公斤10令吉。
“业者低价贱卖是为了快点卖完刚死亡的鱼,以免发臭,他们绝不是,更不能出售海面上已发臭的死鱼。”
(拍摄:陈紫凌)
她强调,有害的藻类将分泌黏液或毒素,堵塞或破坏鱼鳃组织,导致鱼只无法呼吸,窒息死亡,但对人体无害,人们可以安心吃鱼。
诺艾莎今午在槟州渔业局,在水产研究所峇都茅分局高级主任再鲁丁陪同下,召开记者会时这么说。

她指出,当局严正看待死鱼海上漂浮事件,在事发后,已第一时间派人到受影响的鱼排养殖场,抽取水质样本,送往峇都茅水产研究所化验,。
她说,经调查证实有关鱼排的水域中,发现浮游植物,也称之有害藻类爆发。
“旋沟藻是一种可引发红潮的藻类浮游植物,对许多鱼类和贝壳类有毒,但对人类无害。”

她也促请鱼排业者应时刻监督水质的变化,尤其在午夜12时至清晨6时,白天的话鱼排有多人工作,且水中氧气充足。
“业者应加强防范措施,避免藻类爆发再引致大量鱼类死亡。”

她也劝告民众勿随意转发假消息,或没经证实的视频或照片,这样会引起民众及消费者的担忧和恐慌,且会对养殖业带来影响。
“日前社交媒体流传一名鱼排业者将一箩箩死鱼倒入海中的视频,是旧视频,非今次事件。”
海上巡逻禁弃死鱼
“死鱼不能丢落海中,应根据标准作业程序埋葬死鱼。”
诺艾莎指出,根据SOP,鱼排业者不能随意将死鱼弃落大海,因为死鱼漂流到海边腐烂后,将破坏海边清洁与卫生。
她说,死鱼应埋葬在土地,避免发臭。

“这批在鱼排死亡的鱼类,绝不会是鱼只自己漂流出大海,肯定是人为丢弃。”
她说,至于谁是丢弃死鱼的“罪魁祸首”,当局仍在调查中。
她也说,目前当局已与槟城海事局及北马水警部队联手,在海上展开巡逻行动,确保不会再有不负责任的鱼排业者,将死鱼丢落海中,污染海洋环境。
⬇⬇⬇相关新闻⬇⬇⬇